(本文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 严隽琪在8月29日召开的2010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的致辞,略有删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以出版、教育、文化作为界别特色的参政党,多年来,我们一直关心、支持、见证中国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这是我们第一次参与主办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也是我们在出版领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一种尝试,民进希望通过该论坛为中国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新贡献。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出版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体制改革、事业和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转企改制使我国出版社初步适应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并逐渐融入国际市场体系;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出版市场,2009年,我国出版图书达到30万种,70亿册,出版业实现产值1500多亿美元;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出版业的生产力而且出现了多种新的出版业态;在对外合作和交流方面,版权引进和版权输出的数量不断增加,比例更加合理,已经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出版方面的合作。中国出版业取得的成就一方面来自于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另一方面是得益于国际合作的扩大和加深。同时,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也给世界出版业增添了亮色。
中国出版业有巨大发展空间
今天,中国人民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中国政府更加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目标,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从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发展文化产业两个方面促进文化的发展,使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权、教育权、发展权有更好的保障,为中国出版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上的保证。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加快、收入分配合理化、中长期教育规划实施、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人们对图书等文化产品的需求必然大幅度提高,实现需求的条件也更加成熟,这是中国出版业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中国出版业必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也给世界出版业的发展带来了宝贵的机遇。中国出版业和世界出版业将会在项目、资金、市场、物流、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更多形式和更深层次的合作。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新的中外出版合作共赢的时代。
加强交流与合作是世界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加强交流与合作是世界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出版业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而且要面向国际市场;在文化多样性的条件下,一国的出版业既要传播自己原生的文化又要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的出版业必须同时遵循经济规律和文化规律,扩大和加深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需要共同探讨一系列问题:一、如何在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保证各国文化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开放世界出版市场;二、世界出版业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更低的资源消耗和更高的效益;三、如何推动新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使知识传播方式更快捷、更方便、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四、出版业如何在帮助解决全人类共同应对的难题如能源、环境等问题中发挥作用;五、出版业如何更好地促进世界政治健康发展,在实现人类持久和平中发挥作用,等等。
坚持理解、尊重、互利、 共赢原则
国际交流与合作必须坚持理解、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出版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包含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两方面内容,从世界文化的发展规律来看,每种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兼容,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交流中的吸收与创新推动着世界文化的不断发展,因此,文化交流需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模式的限制,理解不同文化的精神,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从经济规律来看,出版国际合作要遵循市场规则,合作双方都会根据自己的意愿作出选择,兼顾各方的利益是合作的基础,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扩大整体利益,从而带来合作各方利益的增加,并不断推动世界出版业的升级与繁荣。
所以,我们认为,世界出版的交流与合作的意义远高于经济的利益,它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展示了各种文化的精彩,有利于文化的继承、传播与创新,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交流增进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了解和理解,减少了分歧、隔阂和误解,必定有助于实现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