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5日环保部部长周生贤透露,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二氧化硫的减排任务已提前一年完成,另一个考核指标——化学需氧量也完成了消减任务量的96.6%,今年实现减排目标毫无悬念。值得交代的背景是,此前我国确立的污染减排目标都没有实现。
“十一五”规划中的环保任务是,到2010年,我国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要比2005年消减10%。
从过去几年公布的数字看,“十一五”的第一年,即200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完成减排任务。当时环保部门曾发出警告:如果地方政府还不把减排当回事儿,那么,“十一五”末期,我们仍会面临环保任务完不成的尴尬。
事情在2007年发生了变化。这一年,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出现了下降的势头。这个时点在环保系统内被称为“减排的拐点”。
当时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为什么2006年污染势头还在上涨,到了2007年就出现了下行的局面?今天,周生贤也回答了这一质疑。他说,因为在那个时间段前后,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责任考核方案,核心是减排的成绩直接和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挂钩,每年国务院都要两次向公众发布各地减排的成绩单。特别是2009年,环保部还对减排进度较慢的8个省份发出了减排预警,约谈了当地政府领导。
减排的压力从中央往下传递到各级政府。贵州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严重落后的市(州、县)政府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山东等省对未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的市(县)主管领导给予行政记过或撤职处分。
与地方领导“乌纱帽”直接相关带来的效果是,最近一两年,污水处理厂、电厂脱硫设施等一大批污染治理设施在全国各地上马。周生贤说,有的省一天内就有30多个污水处理厂同时开工。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火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方面的脱硫装置的投入,相当于过去几十年的投入。
也有人怀疑,污染减排任务的提前完成会不会是环保部门玩的数字游戏?周生贤的回应是,污染减排带来的是一些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目前全国国控断面中,水质在一类到三类之间的比例为48.2%,比上年增加了0.5个百分点。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比例为65.5%,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
周生贤还给了另外一个佐证。他说,最关注中国减排问题的美国,几年前设立了一个项目,叫“天使的眼睛”,通过其全球卫星观测系统专门收集分析中国减排的数据,他们也认为,中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7年出现了拐点,而且之后的几年也在大幅下降。
虽然有专家对完成“十一五”环保任务比较乐观,但周生贤说他仍然持谨慎态度,因为各地减排进展还不平衡,一些地方离完成减排目标还有不小差距。他说,对完不成任务的地区,有关部门将按照国务院出台的减排工作方案严格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并对该地区实行“区域限批”,不再新批新建项目。另外,各省(区、市)要将“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向国务院作出书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