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我在湖南省原忻县文化馆工作时,经常向农村俱乐部供应宣传材料。因为供应的数量大,而文化馆的经费又有限,所以宣传材料全靠人工刻版和人工印刷。
刻印工具有钢板、铁笔、蜡纸和油印机。使用方法是将蜡纸放在有斜十字纹道的钢板上,左手按住蜡纸,右手用铁笔在蜡纸上一笔一画地刻字,做成油印底版。字体有随手刻的手写体,还有用小三角板比住铁笔,把字刻成方形体的。宣传小报一般刻有美术字报头,配有尾花。而演唱材料刻有设计好的封面,配有题图和插图。刻完字以后要仔细校对,如有刻错了的字就划一根火柴,让它着上一会儿便吹灭火,利用烧红的一截火柴梗烤那错字。蜡纸上的蜡被融化,错字消灭,再重新刻上正确的字。
蜡纸版刻好以后就着手印刷了。印刷的油印机是一个40cm×60cm大、12cm高的木匣子。揭开盖后,会看到盖内嵌有一块玻璃,是供滚油墨用的;匣底凸起,前边有夹,是供置放印刷纸的;后边有架,架上嵌有纱布,其架可以扶起放下。印刷时,将蜡纸版贴在纱布上,将白粉连纸(20~30张)夹在底座上。然后左手起落架子,右手拿着油印滚轴,在倒上油墨的玻璃板上滚上油墨,再到架上用适当力量,从这头滚向那头,一次性印好。如印重了、印露了,就把纸扯去再推印一次。印一张,接一张,直到印完为止。
最好的刻字把势,一张蜡纸版能印100张。演唱材料供应数量多,每一种就得刻五六张甚至十多张蜡纸版,几个人替换着刻都会手困腰疼眼花。因此,每到春节前刻印演唱材料简直是在打“疲劳战”,人人都觉得头疼发愁。
后来有了打字机,印刷也有了半自动滚式油印机,大大减轻了负担。现在有了电脑打印,就更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