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度一向颇高的《南方周末》最近出版的《揭开跨国公司的“环保”马甲》一文,引用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调查报告,指责国内部分企业对环境造成了影响,甚至将一些企业开展的碳足迹等活动说成是“漂绿行为”。
2009年12月,即将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全球气候变化大会,能否就削减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达成新的协议,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绿色和平在这一时刻就气候问题拿国内企业大做文章,无疑会引起更多关注。
众所周知,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在所有温室气体中,危害最大的当属二氧化碳。碳足迹项目,就是基于这一基础而为全球所广泛采取的、抵御气候变暖的自觉行为,通过测定个人、组织、活动或产品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而为组织改善减排状况设定基准线。
1997年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规定从2008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
2007年12月1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决定启动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温室气体新减排方案的国际谈判,并明确规定了谈判在2009年底之前完成。
然而,即将失效的《京都议定书》,一直都遭到全球碳排放最大的国家美国的拒绝。从今年各方谈判的情况看,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仍然不愿对自身温室气体减排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也不愿对后京都时代的减排目标作出承诺,而是倾向于集中讨论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潜力。2009年9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说:“那些迅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将是未来几十年造成全球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来源,它们也必须担负起应尽的责任”。
哥本哈根会议,我们还能幻想吗?
全球二氧化碳超额排放主要集中在欧美,尤其以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最为严重。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的统计,2004年,全世界投入使用运行的汽车总数量已突破8.5亿辆大关,达到8.512亿辆,其中北美保有总量27,150万辆,欧洲20,540万辆,超过了世界保有量的一半还多,欧美每年排放超过20亿吨二氧化碳。目前,美国、欧盟和日本每人所需能源对环境的影响是发展中国家的32倍。
打开绿色和平网页,关于发达国家碳排放的信息极少,却很容易看到其以森林采伐和人工林问题指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作为国际环保组织的绿色和平,绕开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因素碳排放,通过各种媒体舆论不断向社会公众灌输“森林破坏直接导致了气候变化”论调,将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点放在发展中国家及其森林变化上,其目的为何呢?
森林吸收是碳减少的主要途径,森林分为天然森林和人工森林。人工森林具有和天然森林一样的森林碳汇功能,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成其他形式的碳储存起来,供人类生产生活使用。根据测算,目前在国内营造100万亩人工森林,每年平均吸收二氧化碳约159.2万吨,释放氧气约119.4万吨。以绿色和平指责的造纸企业APP(中国)为例,其在国内营造的500万亩人工森林,每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为796万吨,约相当于欧美汽车每年二氧化碳超排量的千分之四。
绿色和平对媒体舆论的引导,一向有比较高超的运作方式,这一次,借助颇具盛名的《南方周末》,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之际,无视发展中国家人工森林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碳吸收的积极贡献,掩盖发达国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和工业化进程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这一基本事实,却对国内企业减排行动的碳足迹项目横加指责,其“碳”攻略很是耐人寻味。
哥本哈根协议涉及的两个关键目标是:美国到2020年的减排承诺;美国等富裕国家资助穷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对此,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11月16日承认,下月的哥本哈根峰会无法就应对全球变暖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在绿色和平的网站首页,“行动,带来改变”处在最醒目的位置。离哥本哈根会议还有一个月时间,绿色和平组织是否会继续以森林问题做其“碳”攻略的主打方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