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必胜印刷网 > 期刊 > 正文

广东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现实选择

时间:2009-03-27 来源:印刷资源

摘  要:
  一向勇于创新的广东,在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作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决定:未来 5 年内,将用500亿元左右的资金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注),协调区域发展。这次广东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转移“双转移” ...

  一向勇于创新的广东,在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作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决定:未来 5 年内,将用500亿元左右的资金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注),协调区域发展。这次广东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转移“双转移”战略的实施,不仅在广东而且在全国整个改革发展事业的伟大宏图上也必将是色彩绚丽的一笔。

  “当前,广东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近日,广东省举行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说,“双转移”是广东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最现实选择和最有效途径。

  广东已有很多数字明显“跟不上”

  30年前,广东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冲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自18年前经济总量跃升全国首位之后,广东GDP一直保持领先,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除了经济,广东在思想解放、制度创新、招商引资、产业培育等许多方面的积极探索,为全国各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多项统计显示,在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广东很多数字已经明显“跟不上”了。
改革开放广东先行,既有“领跑者”的先发优势,更有“开拓者”的崎岖曲折。30年来,广东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凸现出不可忽视的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繁荣的珠三角和发展滞后的粤东、粤西、粤北山区之间构成了极大的落差。有数据显示,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人均GDP只有珠三角的1 / 4;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珠三角占67.0%,而粤东、粤西、粤北分别只占3.1%、3.1%和3.9%。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不仅仅是“富的太富,穷的太穷”的问题,而且是给不同区域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以下问题:

  人均发展水平落后。广东省的人均GDP明显低于江苏、浙江等地区,由1996年相当于浙江的95.7%下降到2006年的88.9%,年均增速近10年来在东部沿海省市中排在最后一位。2007年,珠三角地区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而东西两翼不足1800美元,山区 5 市仅约1600美元。
环境资源压力加剧,土地瓶颈制约突出。广东以占全国1.87%的土地面积,承载了占全国9.8%和4.1%的工业废水和废气总量。目前广东省的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广东省的土地利用各项指标都已全面突破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2010年止的新增建设用地规划总规模为2570万亩,但这个数字已经被突破。

  社会管理压力加大,人口结构素质不够优化。目前广东流动人口就达1900万人,全省常住人口约9449万人,而且很快会超过河南成为“第一人口大省”。广东省内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学历的占80%,没有经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占80%。

  一方面繁荣的珠三角出现了土地、资源、人口、环境 4 个“难以为继”,而另一方面粤东、粤西及粤北山区面临工业化进程缓慢和大量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出路的困境。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已经变成“两高一资一低”——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和低附加值产品。经过30年的发展,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已经到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地步。

  事关广东命运的“大决战”

  黄华华用“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一词,表示了推进“双转移”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为此,广东出台了《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决定》及 7 个配套文件。“力争做到 3 年初见成效,5 年大见成效。”

  根据部署,从2008年至2012年,广东将拿出400多亿元扶持欠发达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园、发展重点产业和实施免费技能培训等。其中,省财政每年安排产业转移奖励资金 5 亿元, 5 年共安排25亿元,用于鼓励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加快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未来 5 年全省支持“双转移”的资金总额将达到500亿元左右。显然,这一“架势”所拉开的,将是事关整个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决战”。

  黄华华说,力争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功能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在办好现在产业转移园基础上再规划建设 1 至 2 个大型产业转移园,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推动广东省产业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另外,新增转移本省农村劳动力600万人,组织技能等级培训360万人,全社会非农就业比重达到80%。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显著下降,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生产总值增长率 2%左右。

  据了解,广东全省各地对“双转移”的决定反响强烈。珠三角各市负责人普遍表示,通过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珠三角地区才能把部分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腾出更大空间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同时降低外来人口数量,缓解未来面临的人口和社会管理压力。

  动力和压力都在加大

  广东省经贸委副主任李向明介绍,受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方向的驱动,以及土地、资源、人口、环境 4 个“难以为继”的制约,加上电力短缺、环保要求提高、营商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珠三角地区出现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关闭或外迁。出现这种现象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珠三角也应顺应形势,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总部经济。

  事实上,广东在 4 年前已经开始探索如何推动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目前,有12个市与珠三角合作共建了24个产业转移工业园,投入开发建设资金近46亿元。2007年,这24个园区已建成的132个项目实现产值约65亿元,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一些地区已经率先行动起来,以求抢占产业转移和升级的先机。广州市自2005年以来,已分别向本市外围、省内、省外 3 个层次转移了124家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企业。到2015年,还将向省内外转移搬迁企业150多家。深圳除了与省内地区共建转移工业园,还在重庆、湖南、江西、云南等地启动了转移工业园项目,以提高深圳经济对内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深圳宝安区已经尝到甜头,2007年1~10月外迁企业108家,当时这108家企业的产值只有24亿元,而通过淘汰落后产业引入先进制造产业,目前同样的土地上产值已经达300亿元。

  专家认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产业发展到一定层次后,必然要经历一个升级的过程,产业的梯度转移可使企业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并达到企业做大做强的目的。让周边地区分享珠三角发展的优势,是平衡区域发展的需要。“双转移”战略,为全省不同地区都赢得了发展空间,尽管在这个转移的实施过程必然会牵涉问题多、地域跨度大、花费时间长,但是对于企业、地区和居民,都是一件十分有利的好事,是一个多赢的战略。既然是一个集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广大民众利益于一体的多赢战略,必然能够“人心齐,泰山移”;所以,我们信心满满,期待“双转移”战略能够更早实现。

  注:“双转移”是指推动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推动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

热点排行
柯尼卡美能达黑白新品bizhub PRO 1200产品报告

革新化黑白数字印刷系统——拥有更全面的综…[详细]

上海紫光预推出数字喷墨印刷机PM520

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将在2011年11月举办的…[详细]

杭州东城图像公司推出热敏CTP和UV-CTP

近日,杭州东城图像技术有限公司重拳出击,…[详细]

大族冠华新推GH794四色商务印刷机亮相全印展

第四届中国(上海)全印展于11月14日隆重召开…[详细]

美企业推出新概念UV-LED喷墨丝网印刷机

据来自美国wxow网站的消息,丝网印刷机厂商…[详细]

柯尼卡美能达bizhub PRESS C7000/C6000产品报

2011年8月5日,柯尼卡美能达在北京展出了其…[详细]

更多知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