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必胜印刷网 > 期刊 > 正文

要么转型,要么破产

时间:2009-03-26 作者:潇湘 来源:标签LABELS

摘  要:
  北京奥运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但这份欣喜很快就被冷酷的现实冲淡,中国企业正遭受群体性的大地震,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众所周知,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消费不振,新劳动法抬高人力成本、 ...

  北京奥运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但这份欣喜很快就被冷酷的现实冲淡,中国企业正遭受群体性的大地震,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众所周知,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消费不振,新劳动法抬高人力成本、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疯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环保措施从严、人民币持续升值、通货膨胀、银根紧缩、消费者行为发生根本性变化……诸多不利因素这一年集中爆发。

  这轮危机中,加工贸易型、劳动和资金密集型、高耗能型企业,以及那些管理不规范、市场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的企业将遭到最为致命的打击。2008年,这个中国走向世界经济舞台核心的喜庆元年,却成为无数企业面临生死抉择的关口。

  “北京奥运会前后一年是中国企业重要的转型时期,在各行各业的洗牌中,有的企业会消失,有的企业会存活并成长起来。”一度流行于北京中关村的“剩者为王”论,成为很多企业生存的现实写照。

  从目前的国际环境看,企业运营成本还将继续增加,油价、钢铁、劳动力这三项肯定还要增加20%以上。很多中国企业能否扛过这关的确令人担忧,而这也促使它们必须面对真实而又痛苦的抉择—要么转型,要么破产!

  而中国标签业的中小企业无疑也是这些企业中的一部分。中国中小企业多为民营企业,而民营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发展,已经步入了亟需体制变革的前沿,中小规模的企业,需要进一步调整为适应大生产的生产模式。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动因源于两者,其一,分工经济,其二,规模经济。可见,不是分工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正是适应了分工的需要,才是使得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取得发展的关键原因。

  中小企业当前的困难,不是资金问题,而是和市场规模相适应的企业规模化生产问题。低成本从来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竞争能力的取得,在不具备创新能力的情况下,唯一行得通的战略就是市场份额。

  病根在哪里

  这些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核心问题在哪里?主要表现在三点“缺乏”和三个“失误”。

  产品缺乏增值空间;缺乏高效率使用资源能力,存在惊人的隐形浪费;缺乏原材料价格上涨成为全球性问题的思维。由此再来分析这三种失误。

  战略失误。中小企业多年来基本是沿着“抓机会”思路前进的,它们没有一个真正企业生存所必需的市场需求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价值创新能力,充其量是车间功能而已。只关注眼前收益,而忽略企业长期生存所需投入与经营。

  组织失误。在资金和人员等资源使用上从未过关。资金周转率远低于国际同行,而人员深层潜力尚未发挥。组织延伸向前未能与客户握手,向后未能直接控制资源—包括自身生存发展所需的资源。

  价值失误。先花钱后算账,重视外部人力资源获取,轻视人员使用成本,重视高速发展,忽视风险预防,等等。将危机解决时间大大向后推移。

  从另外一种角度来看,企业生存发展空间和驱动要素发生根本性转变—外部环境在变化、人的行为方式在变化、政府管制方式在变化,很多企业面对这些变化手足无措,因此遭遇危机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企业战略模式和成长模式也发生根本变化。大量过度依赖OEM业务模式的企业最终倒闭了,高质低价策略也不再屡战不败。企业今天面临环境与过去已有非常大的不同。在应对危机时,很多企业都会选择常规做法,比如降低成本将利润空间消化在内部、降低库存提高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更加苛刻的要求。这么做都没错,但却不是根本。关键在于思考战略性的办法,实施企业整体的战略转型。

  正如英特尔公司董事长贝瑞特所说:“我们从不是通过节省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投资来解决问题,我们总是能够做长远的投资,而不是仅仅针对目前的问题,通过研发和创新,只有不断地为未来投资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赢得未来。”

  市场变化是最显而易见的。从单纯的产品和价格竞争转变到全面竞争,企业要经营资本市场来获取成长所需要的资本,要经营人才市场获取各类人才,要经营知识市场获取企业发展所缺乏的专利和技术等。

  危机中寻找出路

  以前有人说中小企业的优势是船小好掉头,可真正当风浪来临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又是最容易在颠簸中散架的,因为他们的规模小、资金少、抗击风险的能力低,稍有风吹草动,套在他们脖子上的各种绳索就会勒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但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小船在风浪里一艘接一艘地翻沉,如何不使它们因大量失血而亡,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政府发力:珠三角产业边破边立

  当一些民营中小企业出现了亚健康的征兆,资金紧张、重组无力、转型无门,正当这个紧急时刻,有关政府部门却找到了一系列治病的灵丹妙药,这些创新性举措,把这些中小企业沉睡的难题一夜间给激活了。

  浙江一方面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使中小企业得到了“急救包”;另一方面也鼓励兼并与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股权置换等形式相互扶持着往前走。

  东莞市政府开始提出“腾笼换鸟”总体思路,即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把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转移出去,腾出发展空间,吸引和承接高端产业和人才。

  然而,对我们来说,仅靠这个“急救包”显然还不够,数量和规模都不足以帮助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真正解开困扰中小企业的紧箍咒,还需要管理层从税收、信贷、出口等方面,拿出更多的急救药,一边止血,一边输血,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原气。中小企业是经济的细胞,只要中国经济整体良好,这些细胞也会很快恢复活力。

  企业重生:加工制造业外迁

  向内陆转移

  随着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内陆省份的比较优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内陆市场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本地,受全球或外省市经济的影响不大;另一方面,内陆印刷市场竞争不如沿海地区激烈,因此市场处于逐步上升的阶段。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沿海地区的印刷企业的搬迁潮也会愈演愈烈。以前是求爷爷告奶奶地到沿海地区招商引资,现在却完全倒了个儿,沿海企业纷纷地往内陆搬迁。

  这应该是一种双赢的局面。随着越来越多的沿海企业转移到内陆,这一方面促进了内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沿海企业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在沿海地区“招工难”的背景下,这些转移企业可以在用工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湖北、湖南等内陆省份接受沿海转移企业,既反映出市场自身的规律,也展现出了内陆省份的比较优势。这就是转移、迁建成本低、劳动力充裕以及各种优惠政策。

  不过在沿海企业的搬迁潮中,我们也应该警惕一种现象:虽然短期内会带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期来看却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如何在接纳沿海企业的时候甄别清楚好企业和坏企业,需要内陆地区的地方政府用点心思。

  主攻国际市场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国内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环境的改变,以及一些企业对政策调整的短期不适应,国内大型民营印刷企业有向越南、印度等市场转移的意向,而一些原来以廉价劳力和廉价资源为目标的部分外资企业也开始选择移资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南亚和东南亚等地。

  “外资印刷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国内外的劳动力差价盈利,所以移资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是国际市场竞争的结果。早在2007年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前,就有少数几家印刷企业撤资到越南了。”上海中华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晓东说。

  “劳动力成本,直接影响印刷企业的利润。”中国新闻出版报在采访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副理事长田胜立时,田副理事长掰着手指同记者比较,以前人民币与港币汇率是1∶1.2,当时香港的工价折合人民币大概是2万左右,而广州地区只有2000元左右,加之当时对“三来一补”加工企业有免税的优惠政策,所以外资企业在华获利颇丰。现在,深圳的基本工资平均水平在5000元左右,顺德、隆安地区在3000元左右,而湖南地区仅有2000元左右,但东南亚地区则更低,劳动力的平均工资只要1000元多点。

  金杯印刷董事长杨金溪也表示:“越南等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低、发展空间大,因此很多企业选择进入越南投资建厂,也是市场的选择。”而这些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也正在学习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发展模式,广泛吸引外资,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

  海德堡深圳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谭浩辉认为,深圳印刷业在现有条件下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必须扬长避短,利用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印刷水平高的技术优势,发展高档印刷业,走向国际市场。

  总之,无论是企业的自身迁移还是政府的腾笼换鸟,背后都是整个印刷行业机构的重新布局,让企业到有需求的地方,印刷企业或许可以找到一条通过重新规划发展思路、提高技术含量来提升竞争力。通过不断反思,创新和自我改造,也许成为印刷企业可率先完成的转型。

热点排行
柯尼卡美能达黑白新品bizhub PRO 1200产品报告

革新化黑白数字印刷系统——拥有更全面的综…[详细]

上海紫光预推出数字喷墨印刷机PM520

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将在2011年11月举办的…[详细]

杭州东城图像公司推出热敏CTP和UV-CTP

近日,杭州东城图像技术有限公司重拳出击,…[详细]

大族冠华新推GH794四色商务印刷机亮相全印展

第四届中国(上海)全印展于11月14日隆重召开…[详细]

美企业推出新概念UV-LED喷墨丝网印刷机

据来自美国wxow网站的消息,丝网印刷机厂商…[详细]

柯尼卡美能达bizhub PRESS C7000/C6000产品报

2011年8月5日,柯尼卡美能达在北京展出了其…[详细]

更多知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