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CTP
一般来讲,CTP包含四种含义:
(1)Computer to plate:从计算机直接到印版,即“脱机直接制版”。最早由照相直接制版发展而来,所有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激光扫描成像,然后通过显影、定影等工序印版。这一技术免去了胶片这一中间媒介,使文字、图像直接转变成数字,减少了中间过程的质量损耗和材料消耗。通常说的CTP就是这一种。
(2)Computer to press:从计算机直接到印刷机,即“在机直接制版”。计算机控制的激光束将图文信息直接输出到印版上,而印版装在滚筒上。这种印版只能使用一次,可以记录图文信息。
(3)Computer To Paper/Print:计算机直接到纸张或印品,即直接印刷技术。曼罗兰首先推出了computer to print:“数码柯式轮转印刷机”DICOweb。
(4)Computer To proof:计算机直接出样张,即彩色数字打样。
2、CTP的工作原理
CTP直接制版机由精确而复杂的光学系统,电路系统,以及机械系统三大部分构成。
由激光器产生的单束原始激光,经多路光学纤维或复杂的高速旋转光学裂束系统分裂成多束(通常是200-500束)极细的激光束每束光分别经声光调制器按计算机中图像信息的亮暗等特征,对激光束的亮暗变化加以调制后,变成受控光束。再经聚焦后,几百束微激光直接射到印版表面进行刻版工作,通过扫描刻版后,在印版上形成图像的潜影。经显影后,计算机屏幕上的图像信息就还原在印版上供胶印机直接印刷。每束微激光束的直径及光束的光强分布形状,决定了在印版上形成图像的潜影的清晰度及分辨率。微光束的光斑愈小,光束的光强分布愈接近矩形(理想情况),则潜像的清晰度愈高。扫描精度则取决系统的机械及电子控制部分。而激光微束的数目则决定了扫描时间的长短。微光束数目越多,则刻蚀一个印版的时间就越短。目前,光束的直径已发展到4.6个微米,相当于可刻蚀出600lpi的印刷精度。光束数目可达500根。该蚀一个对开印版的时间可在3分钟即完成。另一方面,版光束的输出功率及能量密度(单位面积上产生的激光能量,单位为焦耳/平方厘米)愈高,则蚀刻速度也愈快。但是过高功率也会产生缩短激光的工作寿命,降低光束的分布质量等的负面的影响。
制版机光源包括:气体激光(氩离子激光 488nm,功率:20mw左右);固体激光器(FD YAG 532nm,100mw以上);半导体激光(LD,半导体激光中的红外半导体激光有低功率,长寿命的优点。)
直接制版系统是一套综合性的多学科技术产业,它包括精密机械及光学技术,电子技术,彩色数字图像技术,计算机及软件技术,新型印版及材料技术,自动化技术及网络技术于一体的自动生产系统,是当代印刷工业的又一次重大技术突破。
三、CTP技术的发展历史
CTP(Computer-to-plate)技术出现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这个时期是直接制版技术研究的初期阶段。所以在此期间,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制版质量方面,都不很成熟。到了九十年代,设备制造厂商与印刷厂家密切配合,加速了这项技术的研究开发步伐,并在此期间达到了成熟和工业化应用的程度。于是,在1995年Drupa印刷展览会上,展出了42种CTP系统。
这一举措立刻引起印刷业对这项技术的极力关注。在1995-1997年之间,就有许多大型印刷公司采用了CTP系统,实现直接制版工艺,但是由于直接制版机在此期间仍十分昂贵,所以限制了这项技术在各中小型企业的使用和推广。1997年-1998年期间,直接制版机的价位大幅度下降,并且直接制版版材开始成熟和发展,所以大量中小型印刷厂开始接受并使用CTP技术。针对印刷厂的情况,开发的机器幅面包括对开,8开,16开不等。据统计,美国到1997年,已有65%的大型印刷厂(员工在100个以上)使用了CTP技术。据美国印刷技术权威机构GATF的调查,从1995-2000年期间,全世界已安装及预计安装CTP系统的数目如下(含报纸印刷业使用的CTP系统,包括8开,对开,全开机总计):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3年 |
311 |
721 |
1686 |
3100 |
6200 |
12150 |
22480 |
从这组数据看来,CTP的应用普及速度以每年一倍以上的速度增长着。从1995年到1998年的3年期间,增长的速度竟高达10倍。
CTP系统之所以可以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在用户群中普及,除了它有良好的制版性能和取消了软片应用的优点外,CTP技术适用范围的扩大也是十分主要的原因之一。目前市场上的直接制版机可以适合大幅面,小幅面的印刷尺寸,单双色印刷和四色彩印,报纸印刷和商业印刷等多种情况的需要。所以,使用起来十分灵活。
而且,近些年来,版材的开发和改进速度也十分迅速。CTP设备价格在五年内大幅度的下降促进了市场的上升与开发。
美国舆论界评价:CTP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技术,它必将取代照排技术,就像电分机被照排机取代的情况一样。
1998年6月美国报协主办的NEXPO98展览会上,共有11家厂商展出了各自的CTP系统。但没有一家有影响的厂商推出新的激光照排机及相关技术。这充分显示各厂家对CTP技术已不再犹豫,已进入实用阶段。在1995年Drupa印刷展览会上,展出了42种CTP系统。在Drupa 2000上,来自世界各地的90多家直接制版系统及材料生产商展出了近百种产品。96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印刷企业中已有55.3%采用CTP系统,28.8%采用彩色短版数字印刷系统。
中国使用CTP技术较国外晚了很多,羊城晚报于1998年4月,爱克发公司的平板CTP制版机及方氏Optronics外鼓式CTP在“新快报”部分版区试用。我国第一台无需胶片CTP计算机制版系统在沈阳市博集科技研究所研制成功。这是该所科技人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拼搏又推出的一个高科技成果,它填补了我国印刷制版行业一项空白。
随后在2001年~2003年间,数字化流程技术、色彩控制技术、可变数据印刷技术、网络印刷平台技术等均得到迅速地发展。这4年间,印前工作流程和CTP技术都已经走向成熟,产品极大的丰富,绝大多数产品均已更新换代,“高性能、高速度”已成为第三代彩色数字印刷机的明显标志,给人们带来的是"选择的烦恼"。
2004年5月从德鲁巴(Drupa)’2004博览会上我们可以看到:Drupa2004“闪耀之星”JDF控制软件已脱颖而出。JDF是以XML语言写成,而建基于PPF和PJTF之上。应用XML语言是JDF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这套语言让JDF轻易地结合了网络作无限制的发展。显然JDF是把现有的印刷生产流程系统与营业部门的资料库连接起来,由此而贯穿整个过程来达到全面自动化的目标。而出版社的流程也可以因JDF而自动化,他们再不需要用纸和笔写那些烦人的定单,也可以随时追踪印刷的进度和问题。
之后,从drupa 2004,以及IPEX 2006和2006中国国际全印展中,CTP的发展方向将是:一是免处理印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二是随着紫激光二极管技术的不断发展,紫激光CTP将逐渐取代热敏CTP,占据成为CTP市场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