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气低迷,是目前许多厂家面对的一个现实。本文试图提出,企业和企业家在景气低迷时期的行为,对长期经济增长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样的题目从何谈起?我想还是先从几个故事开始。
第一个故事是冰箱的门。冰箱原来都有个门把——是鼓出来的物件。现在的大部分冰箱,门把没了——门是“暗开”的。这个小小的改进,对于住房面积比较小的许多中国家庭来讲,有其特殊的功效。谁在中国第一个生产出没有门把的冰箱呢?据科龙集团主管技术的陈福兴副总裁讲,是科龙。什么时间?1988年至1989年。为什么在那个时间?因为不景气。冰箱生产“过剩”,不拿出点新的东西,商场和顾客会买你的账吗?这个故事有点意思——企业为了对付不景气,加快了创新活动。而冰箱的门可以两边开,第一个也是科龙在国内生产出来的。门可以两边开,冰箱在房间里的摆法就多了。
这只是讲了一扇冰箱的门。创新的背后是投资、技术改造和管理。科龙的轨迹非常有意思:每逢景气低迷就大手笔投资。理念是,市场低迷,大家难过,我扩大规模,提高竞争门槛,等到下个市场高潮来到时,科龙已经准备好了。不能总等市场热点来的时候,才去推倒车间建生产线吧?
第二个故事是酒。中国人早就知道“酒是陈的香”,欧洲的酒不但“越陈越香”,而且“越陈越贵”。人家把酒的年头标在酒牌上了,多一个年头多一分价钱。我国第一个标明酒年份的是谁?据我所知,是古井贡酒。市场上有“五年古井”和“十年古井”等,年代不同,价钱不同,越陈越贵。什么时候有此“创新”的呢?1989年——市场低谷,连古井贡酒都不好卖时。从此,消费者可以喝到不同年份的陈酒,厂家多了一个卖点,增加了突破景气低迷的力量。
景气低迷是完成市场重整和企业重组的良机。市场清理劣质公司,多半在景气低迷之时。上面的故事都平常,谁也看得见。但是,联想到经济增长,我们对市场不景气的认识恐怕也要 “重组”。过去讲经济萧条和危机,只有灾难的一面。
但是,经济萧条对经济增长有其“正面功能”。妨碍我们看到这一点的,除了利益的原因,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和推理,比如,“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分类。依我之见,这个分类之所以没有道理,在于它假设市场里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一样的。1989年,没标陈酒年度的古井卖不动,“五年古井”和“十年古井”买不到,古井贡酒是不是买方市场?1995年,单向开门的冰箱过剩,双向开门的冰箱短缺,冰箱是不是卖方市场?
讲不清楚的原因,是分类概念本身有问题。冰箱、酒和吃食,每一个时期,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都同时存在,某一品种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过剩”了,另一种或多种就同时“不足”。推广开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无不如此。在最不景气的时候,也存在着“卖方市场”,否则怎么会有经济增长?企业家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这就是企业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所在。在这个意义上,企业家就是不断通过创新来制造“卖方市场”,这样的“卖方市场”多了,景气低迷就走出来了。
景气低迷导致的重组和创新活动密集,驱动经济增长沿着结构更新、质量品质提高和技术、组织创新的路径前进,恐怕是经济生活中不争的事实。这里有两种机制:一是商业低潮大大降低了企业组织在市场环境里“存活”的临界值,客观上会把在经济高潮时难免带来的滥竽充数的企业和企业家列入 “淘汰名单”;二是低潮时期商业世界激烈竞争的冷酷现实,会以“不创新就是死亡”的压力逼迫企业家发挥潜力。
现在不少经济学家说,为了拉动景气,需要政府用税收修一批基础设施。其实,要想在景气低迷有所突破,企业和企业家的作为也很关键。当前亚洲的金融危机和中国的景气低迷,自有其形成的道理。如果今天可以快速为危机和景气低迷“解套”,那么它在昨天就根本不会形成。当景气低迷来临时,经济学家试图“教导”政府如何调控经济、启动市场、摆脱低迷,但是,在看了一些杰出的企业和企业家在景气低迷时的行为之后,我不免要问,除了诉诸政府刺激景气之外,难道在景气低迷中真的别无他事可干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