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上世纪80年代初,免费塑料袋最先从广东零售行业流行到全国,还曾有媒体热情地颂扬了这一“便民举措”。谁曾想2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百姓却要开始考虑重新提起当年的竹编篮子和布兜了。
要么禁用,要么掏钱
一纸“限塑令”,面对的是数万家生产企业和商家,外加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有专家评论说,这可能是我国迄今为止在经济领域内贯彻环保理念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一次行动。
据中华环保联合会统计,我国每天消费的塑料袋数量达到30多亿个,其中仅买菜就用掉10亿个以上。
国家的“限塑令”规定最与普通百姓相关的是两条:厚度不低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将消失,而符合标准可以上市的塑料袋,消费者必须掏钱使用。
由于事关切身利益,在推出各款收费塑料袋的同时,国内更多的大型超市则希望吸引消费者使用环保购物袋。尤令人敬佩的是,对于塑料购物袋收费后增加的收入,已有商家表示6月1日后会把售卖塑料袋的所有收入捐给环保部门或慈善机构,“不希望把这笔钱作为利润来源”。
小企业感觉更痛苦
广东省包装技术协会秘书长朱智伟说,其实大型生产企业未来还要给超市生产符合标准的“厚袋”,因此不会在现在受到太大冲击。但主要生产超薄塑料袋的小企业就不行了,这些小企业主要是生产超薄塑料袋,基本上都在农贸市场、街头小摊上使用,很多不具备生产条件,有的甚至从垃圾站收拣废旧塑料、工业废弃物和医疗机构丢弃的塑料垃圾加工生产。“限塑令”一下,只要严格落实,它们都得关门。
一位多年经营塑料袋生意的店主认为,塑料袋这个庞大的市场将就此走入下坡路。
商机同样被人看好
不过,危机有时也是商机。转型带来的乐观情绪也有不小的市场。
有市场声音表示,全国可降解塑料包装品未来的市场需求量有望达200万吨,将有400亿元商机因此得以显现。
一些解决思路甚至让人觉得有耳目一新之感。有市场推广意见说,既然环保购物袋的宗旨在于重复使用,这就意味着这些大大小小的购物袋具有极高的流动性,商家可以出售购物袋的广告权,从而大大降低成本和售价。
朱智伟说:“这些意见都很好,但取决于两个因素——政府持续严格的落实监管措施,同时消费者真正改变观念。否则超薄塑料袋将禁而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