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情:成功从做人开始
——专访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任玉成先生
曾记得一篇文章中写道:有些人总是能够在某些时候高瞻远瞩。从任玉成先生的身上我发现高瞻远瞩的人原来未必就不苟言笑、未必就不平易近人。任总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这样,心灵上、沟通上完全没有距离,其实我们知道他是一位经历了北京市近代印刷业起伏、对北京印刷业发展发挥过极大导向作用的精英型管理者。
从每次任总见到笔者时亲切地称呼“小王”时,笔者感受的是温暖和关切,使得笔者从心底里愿意叫他一声“老师”,印刷事业的老师、人生的老师。带着这样的景仰,我们走近了任玉成先生。
(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任玉成先生)
1、背景音:老家河北、生活在沈阳,年幼的任玉成最后跟随父母因为当时战乱的时局落户在北京。1962年初中毕业后的任玉成为了缓解家里的生活压力,响应国家的分配需要参加了工作。带着些当时历史背景色彩、带着些革命螺丝钉精神,年少的任玉成进入了北京文化局。而对文化系统完全陌生的任玉成,在陈平舟等印刷老前辈的带领下从此投入到了印刷事业中。从那时算起,任玉成先生进入印刷行业,至今已有整整45年的光阴。
记者问:请问您是如何走上印刷事业的道路的?
答: 确实那个时候从知识层面上对印刷根本不了解,也没想过要学印刷,人家问:“干吗去了?”“到印刷厂干活去了。”“印刷厂干什么呀?”“印刷厂就是印书的。”就是带着这样质朴的情怀,先后在新华印刷厂、北京印刷二厂、京华印刷厂工作。
我们当时一共去了北京文化局大概30多个学生,印刷业的老前辈陈平舟老师给我们讲话,令我印象很深的是,他说:“你们到文化局来安排你们是去印刷厂,印刷厂现在缺文化人,你们是第一批从学校到印刷厂的知识分子。”那时候初中毕业就叫知识分子啦,很少有高中生去工厂的,就这样我们被分配到了印刷厂。
2、背景音:当谈起父亲,任总眼光中流露出了佩服的神情。正是父亲以工程师的身份在自己从事的水暖业内小有名气的成就,以榜样的力量激励着任玉成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做就要做好的精神。而从任总娓娓道来从开始学习印刷技术到取得今天的成绩,对于新一代的年轻印刷人又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踏踏实实肯学、肯干才会有所成绩。
记者问:您是在什么精神的激励下从不了解印刷到一发不可收拾地热爱上了这个行业干到现在呢?您认为年轻人的成长应当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
答:我父亲是工人出生,他是高级工程师,没上过大学,但他是整个建筑行业里上下水方面很有名气的专家,很多重要的建筑物,他们都参与过设计。受家庭的影响,那时候要说理想,就是很简单、很朴实,就想要像父亲那样成为一个工程师。或者穿上军装当兵,多神气。但是当分配到印刷厂以后,对这个行业开始从不了解到有所认识,慢慢地就贴近了这个产业。
当时我就被分配到了新华厂的轮转车间,轮转车间学徒,那时候学徒有点旧社会向新社会过渡的师徒关系,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三年以后出徒,第一年16块钱,第二年21块钱,等出徒了是33块钱。思想很简单就是跟师傅好好学技术,能够独立操作。技术是铁饭碗,有了技术就有饭碗,就能为企业做点事,就能够挣钱养家。
每天上班三班倒,早晨7:30上班,一般提前40分钟就到车间,换上工作服,给机器加油,做好准备工作,等师傅来,接班。绝对不能随便动机器,那时候我们用的机器是苏联机器,中国还没有生产这种印刷机,我们跟师傅学技术,只要机器出毛病,立马钻进去,师傅说修哪,看明白了,才能动。等师傅让你开机器的时候,你才能开,那时候一个想法就是好好干,学技术,要进步,以后自己才能有前途。
虽然我那时候家离单位很近,但我住宿舍、不回家,每天下了班以后学技术、搞宣传,完全是自发、要求进步的心态。很快,大概2年的时间我基本上就能独立操作了,就入了团、接着入党,后来文化大革命,经历了母亲的去世、参加三线建设、在山西组建团支部等等……。那一段时间对于人来讲是难得的磨练,锻炼了在艰苦的条件下怎么生存、生活,另外也提高了自己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看年轻人的成长,我觉得现在就业难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个基本定位,不要把自己看得过高,自己的价值不是只从工资上体现,当你干出成绩时,价值自然就会体现。等真正干好了,确实有这个能力,并且把这个能力体现出来,那一定会有机会,不会埋没人才的。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该给大学生提供基本的生活学习的条件,并且要让他看到在这个公司有发展的空间,他才能踏踏实实地干。只要这个企业有发展前景,你一定能成功!
3、背景音: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作为年轻人的任玉成在这股历史洪流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还逐渐地学到了扎实的印刷技术能力、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技巧和风格。管理能力也在不断地学习、摸索中形成。我们也从中看到一个管理者的成长历程——从懵懂的了解、管理上的手足无措到逐渐成熟起来,从一名普通的印刷一线操作人员成长成为今天北京市龙头企业的带头人并成为统领北京市印刷行业发展脉象的协会第一负责人。
记者问: 请问您是如何在工作中学习并形成自己的管理技巧和风格的?
答:在基层我觉得更是一种锻炼。在车间里的时候,就想着把工段搞好,一定要有团队精神。这样大家才能在工作上支持你;困难的时候,大家共同出谋划策,取得成绩的时候,大家共享快乐,我们工段任务完成得非常好。那个时候学会了团结人、用人。
在1971年,我从新华印刷厂调出来,就到那时候叫:毛主席著作办公室,就出版局的前身,做共青团工作任团委副书记。这期间,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活动的组织能力、提高了政治觉悟,跟着老领导学习干事、学习管理。但同时,人必须坚持学习、不断充电。我在京华工作15年,利用业余时间上了8年学,补了3年高中、又完成了电大的学业。
81年的3月15号,我到了京华,当时企业都是非常落后的装备,那时候京华厂就是做信纸、信封、发票。在有机会第一次去日本参观印刷企业时,看到他们先进的印制票据的设备后,萌生了在京华厂开发票据和不干胶印刷市场的念头,朦朦胧胧产生了打造企业品牌观念,经过了一段时间和市场调研和准备,企业启动了调整工作,通过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新市场,增加效益而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京华的品牌也在业内叫响。。
从几次在企业中的上上下下,我感觉要当领导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你要有主见、要自信,要有敏锐的眼光。看到一个问题觉得行,看得比较准,这点是很重要的。
第二要有胸怀,要团结同志。一个人有多大能力呢?你的思维总是有限的,那么多事情没有大家扶植你,没有大家支持你,听不得一点不同意见,那我觉得这个人永远成不了事。往往我们有些人自己认为自己很有能力,自己对,但当有人提出意见的时候,你应该先第一让人把话说完,第二考虑看他说得是否有道理,有道理的地方要采纳,这就显示了你聪明,你会用人,会调动积极性。
第三是做人一定要实实在在和大家推心置腹交朋友,这很关键。在工作上要坦诚。
4、背景音: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印刷业在其中有着非常独有的优势、特点和机会。近年中整个行业经历了起起伏伏,北京印刷产业在全国印刷业的地位也从开始的“垄断”到下滑再到又直线上升。已经退休、正式接管北京印刷协会各项事务的任总,在其中一直致力于为行业服务和为印刷企业谋福利,积极倡导和促进着包括增值税、印刷工价统一、印刷企业要整合优良资产做强做大和印刷企业要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业内焦点问题的解决。任总敢于并勇于说出实话、直面问题找解决办法,被大家誉为:为行业办实事的先锋领导者。
记者问:请您谈谈在目前的新形势下您认为企业更需要协会从哪些方面进行指导和服务。
答:我们现在的宗旨是:服务,就是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协会是政府和企业的桥梁,是为企业服务的,这就是协会存在的价值。协会要服务、要赢利,但前提是你得给人家干事儿。做协会还要体谅企业,你体谅他、他才能体谅你,这是双方的,不能急功近利。
其实很多事确实做起来很难,一旦工作做到位就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比如增值税政策的实施,经过广泛的宣传和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部分出版单位的理解和支持,给企业节省了不少开支,所以现在包括新华、华联、盛通等一批企业,光增值税这块就使企业增收几百万元,我的出发点就是想企业之所想。企业需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服务。目前有很多的工作在做,包括帮助政府掌握北京整个地区印刷业的现状和协助政府制定印刷企业有关环保能源的指标的工作,劳动合同法的政策落实。为解决印企人才短缺问题,我们正在与房山二中讨论培养印刷专业学生的工作。这些都属于结合目前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协会正在做的几项切实为企业办实事儿的工作。
在协会做很充实、很有意义、很有乐趣,当你办成一件事的时候,企业受益了,我们心里也非常高兴。在得到企业的信任与支持后,对方就会觉得你这个机构的存在是应该的、是十分必要的。这个时候就真正体现了协会存在的价值!
任总和我们交谈了很久,我们收获颇多,关于踏踏实实做人、关于勤勤恳恳工作;关于不断学习、关于不计回报的付出••••越是淳朴的,其实越是难以坚持做到的,任总就是这样已经把印刷当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最自然的一部分,这或许就是一个老印刷人的精髓和境界吧!这令我们新一代的印刷人敬佩,更从他们的身上让我们学到了继续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