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YK色彩空间是专门针对印刷制版和打印输出制定的。它描述的实际是不同颜色墨水的配比,与具体的设备、耗材密切相关。正如前面提到的,虽然配比相同,不同的墨水在不同的纸张上所呈现的色彩也就不同。
要让不同设备在表现色彩时能够相互匹配,需要制定出一种与设备无关的色彩体系,抽象出一种“理论化”的色彩,以使不同设备的色彩能够相互比较、相互模拟。现在被广泛采用的“理论化”色彩空间是国际照明协会所制定的1931CIE-XYZ系统以及以它为基础而建立的CIELab系统。1931CIE-XYZ系统是在RGB系统的基础上,用数学方法,选用三个理想的原色来代替实际的三原色,构成理想的、与设备无关的色彩体系,其制定过程制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色彩学、数学、心理学综合工程,我们需知道的是,它是目前为止应用最广泛、相对均匀、色域最宽、与设备无关的色彩空间,它由国际照明协会(CIE)制定和推荐,其每一色值组合对应一种确定的、与设备无关的色彩。
使用ICC色彩特征文件管理色彩
理论化的色彩空间固然有其标准性、唯一性和设备无关性,但割裂了色彩与设备之间的关系之后,就出现了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需要有一个中间机制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ICC色彩特征文件就是这一纽带。
ICC是“国际色彩联盟(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的简称,它制定了一套通过建立设备的色彩特征文件来管理色彩的体系,这种色彩特征文件被称为ICC色彩特征文件(ICC Profile),也被简称为ICC。
ICC 色彩特征文件描述一款具体设备所产生的色彩究竟是标准色彩空间中的哪个色彩,从而完成色彩空间的转换——根据各媒体设备的“色彩特性描述文件”的数值数据,将影像的色彩数据由“与设备密切相关的色彩空间,如扫描仪、数码相机的RGB色彩空间、打印机的CMYK色彩空间)”转译到“与设备独立的色彩空间(目前基本是采用1931CIE-XYZ)”。
简单地说,ICC 就是建立色彩空间的对应机制——通过数据运算的方法,找到原始色彩在目标色彩空间中的精确位置。为每台设备建立自己的ICC文件是进行色彩管理的基础,但ICC文件的制定需要实际测试,而且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同一台设备,随着使用环境、耗材、老化等因素的变化,ICC文件也需要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