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必胜印刷网 > 新闻中心 > 政策标准 > 正文

七大行业直面2005新关税政策

时间:2007-01-26 作者:唐凌昆 丁树军 卜忠东 来源:巨田证券研究所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从2005年1月1日起,我国将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将由10.4%降低至9.9%,涉及降税的共900多个税目,行业主要包括农产品、木材、纸及其制品、纺织品和服装、化工产品、交通工具、电子产品等,另外还将对一部分纺织品以及电解铝、铜、镍等部分高耗能产品和资源性产品恢复征收适当的出口关税。 

  纺织业:加征出口税促进行业整合 

  关税调整后,纺织品和服装的平均税率将降为11.4%。与此同时,我国将对外衣、裙子等六类纺织品从量征收出口关税。在税率设置上,将充分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 

  1、进口关税下调对纺织高端产品市场有所冲击,但对部分原料进口企业有益。2005年是我国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税减让承诺,较大幅度降税的最后一年;此后,按入世承诺需降税的税目数将大为减少。由于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在国际上具有相对强的比较优势,此次进口关税下调虽然可能对部分高端产品市场有所影响,但对国内纺织行业的总体冲击不大;且由于我国纺织高档面料仍依赖进口,此次关税下调可使部分原料依靠进口的纺织企业受益。 

  2、出口关税调整影响深远。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仍是以量取胜的状况,高档产品的比重不足20%。由于我国尚未形成高附加值的纺织服装产业链,纺织行业的经济运行效率较低;高科技纤维的开发应用落后于其他国家;高档面料仍依赖进口;缺乏附加值高的知名品牌。配额取消后竞争者的增多和竞争的无序势必会导致行业内竞争加剧,使产品、特别是低端产品的价格持续走低,而出口价格的走低不仅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也易引起欧美对我国产品贸易壁垒的如影相随。 

  (1)加征出口关税可一定程度控制低价量大的纺织品出口,减少国际贸易摩擦 

  正是基于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纺织业现状,中国政府出台了对部分纺织品采取从量税计征方式加征出口关税的政策,以抵制欧美国家对我国贸易限制措施,创造稳定的贸易环境,保证纺织品出口的健康发展。作为经济调节手段,关税具有透明度高、公正、公平的优点。加征出口关税将在短期内增加企业出口成本,迫使企业提高效率,从低附加值出口向高附加值出口提升,改变中国纺织出口以量取胜的方式。此举旨在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进一步优化我国纺织品出口结构,继续保持和提高纺织出口行业的整体效益和长期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纺织品出口,中国以前没有征收过出口税。此次征收的从量税,是以企业出口数量为征税基数,即企业出口纺织品数量越多,要缴纳的税收越多。因此,该政策的实施可一定程度控制低价量大的纺织品出口,提高出口效益,减少国际贸易摩擦。 

  (2)加征出口关税将增加部分纺织企业的经营压力,促进行业优胜劣汰 

  短期来说,出口关税的实施将增加部分纺织企业的经营压力,尤其是对以薄利多销为经营原则的出口企业来说,打击可能就是致命的。对于中低档纺织品生产商来说,2005年不能再靠低廉的出口价格占据国际市场,产品外销受阻的同时,国内中低档产品的竞争将更为惨烈。竞争加剧将迫使纺织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企业的优胜劣汰过程。 

  此外,加征出口税应当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改进报关程序和提高海关工作效率,避免出现因报关程序增加导致企业生产、销售周期延长的情况,以免削弱中国纺织出口企业的竞争力。 

  由于加征关税的具体品种和税率尚未公布,对纺织行业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尽管2005年纺织行业将面临配额取消、市场扩大以及棉花价格回落、利润空间有所拓展两个利好,但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多变、加征出口关税以及交通、能源等发展瓶颈的制约将使纺织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由于纺织行业进入壁垒相对较低,且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并非所有的纺织上市公司均可分享到行业成长空间拓展所带来的发展机会。只有产品附加值较高、具备明显行业优势的公司才可生存并壮大。 

  全国纺织品服装分月度进出口贸易总值表 

日 期 进出口 出口 进口 贸易差额 累计进出 累计出口 累计进口 累计贸易差额 
200410 100  87  13   75   932    794   137    657  
200409 113  98  15   84   832    707   125    582  
200408 105  90  14   76   719    609   110    499  
200407 108  92  16   76   615    519   96    423  
200406  99  84  16   68   506    426   80    346  
200405  86  72  14   58   406    342   64    278  
200404  92  78  14   63   321    270   50    220  
200403  92  78  14   64   229    193   36    157  
200402  62  49  12   37   137    115   22     92  
200401  75  65  10   56    75    65   10     56  
200312  95  80  15   65   961    805   156    649 
(信息提供: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 

  农业:主要产品竞争优势下降 

  2005年农产品关税继续下降。从2005年1月1日起,我国农产品平均税率将由15.6%降低到15.3%。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业税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同时关税配额数量达到最高点,指定经营等手段也将被取消。其中小麦和玉米的关税配额量达到国内生产量的10.7%和6%。 

  此外,2005年我国将继续对小麦、豆油等10种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 

  1、入世以来积极履行承诺冲击暂未显现。加入WTO以来,我国全面履行加入 W T0承诺,大幅度削减关税。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玉米、大米、棉花、羊毛等的配额内进口关税只有1%,大豆为3%,食用植物油为9%,主要畜产品和水果等也都在10%上下。 

  根据加入WTO两年来履行承诺的情况看,我国将在大部分非关税措施关税化的同时,取消一部分不符合WTO农业协定的非关税壁垒,调整非关税进口管理措施。 

  到2003年为止,除了因国内需求缺口导致棉花、豆油、菜籽油和大豆进口大幅度增长,棕桐油、天然橡胶进口明显增长外,小麦、玉米、食糖、羊毛、毛条等主要农产品进口呈下降态势,因此,无论从国内价格变动还是市场供求状况看,国内重要农产品还没有受到进口产品的明显影响。这既是我国农产品边境保护措施调控比较得当的结果,也与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价格上升过快有关,因为它造成国际市场价格接近或高于国内市场价格,使得我国一些重要农产品处于负保护状态。 

  2、入世及关税下降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加入WTO使得原本基础薄弱的中国农业在进入一个历史性转变阶段的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化的巨大挑战。 

  总体看,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有利作用表现在:1、享受WTO无歧视贸易待遇,改善出口环境。2、获得参与WTO贸易谈判权和规则决策权。3、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进出口结构。4、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与此同时,出口关税削减和取消农产品进出口补贴,设定对进口美国小麦、玉米、棉花的最高关税,逐步取消由国家控制的食用油贸易,这必然也会给我国农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主要农产品竞争优势下降。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生产成本以平均每年 l0%以上的速度递增,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料、食糖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价格,不具备商业竞争优势。加入WTO后,由于进口这些农产品的压力增大,对一些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及其农民会产生不利影响,比较突出的是玉米和大豆主产区。(2)增加了解决农村社会经济矛盾的难度。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产品卖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等问题,积累了不少矛盾。这些问题随着加入WTO、市场的开放,有可能会表现得更为突出。 

  3、影响我国农业的主要因素在国内。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主要是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也可能带来收入分配的变化,但影响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还将是国内市场和国家政策。 

  这主要是由于,第一,20多年来,中国农业的政策扭曲程度已随改革进程而不断减弱;第二,中国目前的农业总体保护水平已相当低。入世将在导致一些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增长的同时,也使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扩大。未来这种发展格局同中国过去20年的农业贸易结构变化也是一致的;第三,中国与其他发展中成员相比,拥有"比较"优势。我们认为,入世时中国的农业关税简单平均数只有21%左右,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的农业关税仍高达20%-50%,他们比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大;第四,中国与许多发达成员相比,也有"比较"优势。发达成员未来面临的挑战是减少农业补贴,而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农业支持。 

  由于中国的大国效应,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国内政策。国内有关农业政策的深化改革和调整,作用更为关键。尤其是农业税费的减免政策、粮棉流通体制的深化改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政策等等,将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当前实行关税配额农产品关税一览 

产品    小麦 玉米 大米 豆油 菜籽油 棕榈油 食糖 棉花 羊毛 毛条 平均 
配额内关税 1.0  1.0  1.0  9.0  9.0  9.0 20.0  1.0 1.0 3.0 5.3 
最惠国关税 71.0 49.5 71.0 52.4 52.4  52.4 65.9 54.4 38.0 38.0 42.5 
普通关税 180.0 180.0 180.0 190.0 170.0  60.0 125.0 125.0 50.0 50.0 95.0 
(资料来源:北京农业信息网) 

  电解铝:恢复征税抑制超速发展 

  从2005年1月1日起,中国将对电解铝、铜、镍等部分高耗能产品和资源性产品恢复征收适当的出口关税。 

  我国税则税率中有色金属的出口关税一直不曾取消,多数品种为30%,只不过多年来执行0%的临时出口关税。基于我国资源严重短缺的趋势,国家拟从税收制度上对某些原材料的出口进行控制。 

  2004年前9个月,我国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9.3亿美元,而有色金属贸易逆差为74.99亿美元。受资源条件限制及深加工水平制约,有色金属是我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之一,进口品种以初级原料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为主。原料短缺是目前中国金属生产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每年我国均需要大量进口铜、铝、铅、锌等常用有色金属矿山原料。 

  电解铝、铜、镍均为我国资源短缺产品和高耗能产品,恢复征收出口关税是我国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此次出口关税调整将对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1、出口关税调整对铜、镍行业的影响不明显。恢复加征出口关税可能使部分出口企业的成本上升,但由于我国铜和镍的年出口量很少,少量出口基本为来料加工复出口,一般贸易出口量很少。因此,此次恢复临时出口关税对中国铜和镍市场的影响不明显。 

  2、出口关税调整将对电解铝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由于投资过热,电解铝行业成为2004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据统计,2004年电解铝行业有147万吨的计划建设产能被叫停,另有90万吨产能推迟,已建成的120万吨能力推迟投产,部分现有产能停产或半停产,电解铝行业投资过度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但由于2005年电解铝的产能仍过剩,而氧化铝原料短缺、电力等能源紧张的局面还将延续,因此电解铝行业仍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关税调整正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之一。 

  出口关税的征收将增加电解铝企业的出口成本,迫使电解铝企业减少出口,从而减轻对国内能源、资源的压力,实现电解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出口受阻将加剧国内电解铝市场的竞争,加快电解铝企业的优胜劣汰过程。据统计,2004年1-9月,我国铝产量为497.76万吨,其中出口未锻压铝107.83万吨;前三季度铝行业出口额达25.6亿美元,同比增长54.8%。预计2005年出口关税的调整将对电解铝出口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电解铝关税政策的调整虽然有利于电解铝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但短期来看,将使电解铝行业成本压力增大,竞争趋于激烈,部分企业将不得不减产或停产,弱势企业将被迫退出。 

  由于电解铝行业的利润占有色金属行业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2005年有色金属行业的利润也将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造纸业:低档产品深受冲击 

  1、关税下调,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2003年我国各类纸张总的消费量4806万吨,其中进口635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的13.21%。随着我国履行加入WTO承诺,到2005年各类纸及制品的进口关税平均税率也将由2004年的7.5%下降至4.6%。在进口关税再度降低的刺激下,预计2005年各类纸张的进口总量将增加10%左右,进口产品占国内纸张消费总量将达到16%。减少了关税的保护,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总体而言,需求弹性大、替代性强的中、低档产品会受到较大冲击,而高档产品将会受到较小影响。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产品结构升级的压力。大型企业的资本优势将更加显现,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将由充分竞争趋向寡头竞争。 

  外资早已通过资本及产品两种方式进入国内市场,但由于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不大,外资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在华的外资企业同国内企业的竞争。降低关税的不利影响,同样将作用于在华的外资企业。因此降低关税虽然会刺激进口,但不会改变目前的竞争格局。 

  2、新闻纸与铜版纸受惠于反倾销保护,受冲击将较小。新闻纸仍将受惠于为期长达5年的反倾销的保护,市场最主要的矛盾仍将是产能上升过快,消费量的增长落后于产能增长,总体供大于求的矛盾。 

  铜版纸同样仍将受惠于反倾销的保护。在降低关税的刺激下,2005年铜版纸的进口预计会有小幅反弹,但市场总体上仍将受到反倾销的良好保护。 

  3、人民币若适当升值将有助于抵免关税下调的冲击。出于控制成本的角度,国内越来越多的造纸企业不再自己生产纸浆,转而通过国际采购、进口纸浆或废纸来解决原料的问题。假使人民币适度升值,将直接降低国内造纸企业的采购成本,从而提高与国外产品竞争的能力。 

  4、看好成本控制能力强,产品差异性突出的企业。造纸行业属典型的制造业,产品的同质性较强,但有一定的品牌差异。此外由于竞争激烈,市场销售价格基本由供需决定,单个企业不具有定价权,向下游产业转移成本上升的能力非常有限。在2005年关税降低,进口产品冲击将加大,而且外资加紧在国内市场跑马圈地的形势下,我们认为企业要在竞争中胜出,应当具备成本控制能力强,产品差异性强的特征。具体而言,我们比较看好晨鸣纸业与华泰股份。 

  汽车业:复杂征税方式影响实效 

  1、关税调整不是主导汽车市场的主要因素。入世前许多专家曾预测:入世后由于关税下调,进口车将会冲击国内车市,国内汽车工业的境遇将较为艰难。但是在国产汽车降价、新车型频频推出、汽车消费环境好转等因素影响下,私人汽车消费需求被集中释放出来。截至到目前进口汽车在国内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仅为5%左右,并未对国产汽车造成大的冲击。因此从历史经验看,供求变化才是影响汽车市场的主要因素,关税变化仅是次要因素。 

  2、复杂的进口车征税方式使关税下调对车价的影响更不明显。不少消费者认为,在2005年1月1日后,就能以国际车价高30%的价格买到原装进口车,然而受到我国复杂的进口车征税方式影响,综合税率并没有下降多少。 

  3、多种因素将抵消关税下调对进口车价影响。关税仅是影响进口车价的一个因素,其他因素也将导致进口车价的变化。 

  "落地完税"制度的实施将会使进口车阶段性短缺。今年6月1日实施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取消了实行多年的进口汽车保税政策,即从2005年起,所有进口口岸保税区不得存放以进入国内市场为目的的汽车。取消汽车保税业务后,进口车一到港就必须纳税报关,经销商占用资金加大,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大幅提高,受此影响,目前中国大部分进口车经销商已经停止订货,保税区内存货数量将在未来的1-2个月当中消化,而新的进口车型至少3个月之后才能到港。因此,在明年1-5月份,进口车将出现为时不短的货源真空,受这个因素的影响,进口车价格也可能出现小幅度上涨。 

  国产车对进口车的替代性越来愈明显。目前国产中低档轿车已经基本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高档轿车在国内生产的已有奥迪、宝马、天籁,明年在国内生产的还有奔驰、凯迪拉克、皇冠等。一些在国内十分畅销的进口轿车如丰田佳美、尼桑风度等也将在国内生产。由于同类型的进口车和国产车还有相当大的价差,国产车对进口车的替代作用越来越明显,进口车价格变化对国内车市的影响力越来越弱。 

  汇率变化直接影响进口汽车的成本。欧元和日元兑美元的汇率持续走强,将直接增加了进口汽车的成本。 

  4、关税下调对消费心理的影响最应该警惕。虽然2005年我国汽车整车关税已经下调到30%的水平,但是2006年7月1日汽车整车关税还将继续下调至25%,消费者可能预期2006年中的关税下降而继续采取观望态度。 

  石化业:继续受到非关税保护 

  从2005年1月1日起,石油和化工行业共计99项税目的进口关税税率将同比下调,其中调低后税率仍高于15%的税目有20种,均为胶片、胶卷等信息化学产品,同时,有6项税目进口关税税率将调降至零关税,包括磁带或磁盘等塑料加工产品。综合来看,2005年化工产品的平均税率将降为6.9%,较上年度下调三个百分点。 

  此外,为抑制因出口量增加而拉动国内尿素价格的上涨,以及增加国内可供资源总量,保证2005年春耕用肥,国家还将于2005年1月1日起对出口尿素临时从量征收三个月260元/吨的出口关税。 

  通常,进出口关税税率的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国内产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内部结构调整的作用。此次化工产品进出口关税税率的调整对国内石油和化工产品市场的整体竞争格局影响有限。 

  1、此次化工产品进出口关税税率调整幅度不大。针对行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某些化工产品的新税率仍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起到保护国内相关子行业、降低进口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2、石油和化工产业目前正处于全球化的景气上升周期,盈利水平逐年提升。关税平均税率小幅下调对国内石油和化工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影响非常小。随着近三年石化产品价格的高企、毛利率的不断扩大,全球石化产品的竞争形势有所缓和,虽然关税税率的下调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内石油和化工产品的竞争力,但全球经济强劲增长带来的旺盛需求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3、化工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关税在石化产品价格构成因素中所占比重较小,关税税率的小幅下调难以成为影响相关产品市场竞争格局的主导因素。 

  此外,在进口石化产品关税税率下调的背景下,国家正在不断出台其他一些非关税的贸易壁垒,如发放进口许可证等措施,以使相关产业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继续获得缓冲和保护。 

  电子业:加快形成"世界电子工厂" 

  从2005年1月1日起,电子产品关税由2004年的9.2%降为9.1%。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信息技术产品协议2005年实行零关税的承诺,我国自2002年大幅调低了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从2005年1月1日起,信息技术产品所涉及的251个税目将全部实现零关税。 

  电子产品关税下调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利大于弊: 

  1、能够加快我国成为世界电子产品制造中心的进程。我国在电子产品制造方面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同时国内快速发展的经济又为电子信息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再加上中国政府实施的鼓励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一系列优惠措施,这为我国发展成为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年来国内电子信息产业能够在全球保持一枝独秀(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20%以上),入世作用功不可没。目前全球电子产品制造向中国集中的趋势仍在继续,世界银行发表的报告认为2005年中国将发展成为全球电子制造中心。 

  2、能够提高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受全球IT企业竞争加剧及国内廉价优质高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跨国公司的研究中心有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国内的工程师可以在这些跨国公司中接受系统的培训,其技术开发能力能够得到迅速的提升。同时这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 

  关税降低的不利因素主要为国内企业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但这种劣势不是绝对的,国内企业只要充分利用国内的成本优势、吸取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加强技术开发力度,还是可以在局部领域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的。 

热点排行
柯尼卡美能达黑白新品bizhub PRO 1200产品报告

革新化黑白数字印刷系统——拥有更全面的综…[详细]

上海紫光预推出数字喷墨印刷机PM520

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将在2011年11月举办的…[详细]

杭州东城图像公司推出热敏CTP和UV-CTP

近日,杭州东城图像技术有限公司重拳出击,…[详细]

大族冠华新推GH794四色商务印刷机亮相全印展

第四届中国(上海)全印展于11月14日隆重召开…[详细]

美企业推出新概念UV-LED喷墨丝网印刷机

据来自美国wxow网站的消息,丝网印刷机厂商…[详细]

柯尼卡美能达bizhub PRESS C7000/C6000产品报

2011年8月5日,柯尼卡美能达在北京展出了其…[详细]

更多知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