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干涸基本上由以下几点造成:旧版印刷时没有清洗干净。溶剂干燥速度过快(印刷速度与溶剂挥发速度不匹配)。干燥热风吹到了版面上。刮刀与版面的接触点与压印油墨中存在灰尘、水分、气泡等杂固化时,油墨的转移率会因网穴中实际油墨量的下降而降低,有些较粗的粒子甚至会嵌在网穴内。制版时网穴的电雕精度与角度也会影。向油墨的转移,造成网点不够或丢失。油墨和溶剂的质量也是造成堵版的原因之一,如果油墨的流动性不好、印刷粘度过高、油墨已变质或混入不同系列的油墨,采用了不适当的溶剂或溶剂配比,甚至添加溶剂配墨时操作不当,都会影响油墨的转移性,造成堵版。
活性粒子的影响:当印刷一定时间后,油墨产生很多活性基团,这些基团会与版辊的铬离子结合,当这些结合物在一些渐变版的浅网部分时,他们的结合力阻碍了油墨对承印物的转移,造成堵版,基本表现为:浅网版起花点。要解决这些故障,可以在油墨中加入活性减缓剂(如CHY-1型印刷辅助剂)来处理。漏印主要是由压辊、薄膜、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的:压辊不平整或有气泡会造成严重的漏印现象。薄膜电晕或使用时受污染,造成局部电晕不足。墨槽中油墨量不足,版辊有局部缺墨。印刷刮刀下有硬物卡住,将油墨刮掉造成墨印型的刮刀痕。因为粘连或油墨脱落而造成漏印。油墨的粘连和脱落的原因很多,大家一般都会从油墨、薄膜、溶剂残留上考虑,忽视了干燥时温度与风量不匹配,低温高风量造成的表面假干现象,以及干燥后印刷膜的冷却不足这两点。
欧美国家对溶剂残留的要求更高,苯类含量一般不大于0.5mg/m2。以我国目前的印刷水平,苯类含量低于2mg/m2是非常困难的。溶剂的残留主要存在于印刷和干复的过程中,而苯类溶剂主要是由印刷的残留引起的(如果干复机的烘道很长,干燥能力足够,有时会将印刷的残留溶剂挥发掉,因此,我们现在主要讨论印刷溶剂残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