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总署去年通过了《2005年—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版权)人才工作纲要》,对“十一五”期间新闻出版(版权)人才建设主要目标和主要措施进行了规划,并于7月20日印发给各相关单位。在《纲要》的指导下,总署人教司日前就“十一五”期间的印刷人才培养制定了明确目标,并将于近期正式启动实施。为此,笔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人教司副司长孙文科和人教司教育培训处处长李宏葵。
“三个一百,两个一千”瞄准高新技术人才
谈到“十一五”印刷技术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孙文科副司长用了“三个一百,两个一千”八个字进行了总结。“三个一百”是指在“十一五”期间要培训百名高级印刷工程师,百名高级印刷制版师,百名高级数字印刷机操作师;“两个一千”是指培训千名高级印刷领机,千名具备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的光盘复制高级人才。这里的“百”和“千”并不仅限于一百名、一千名,也有可能是数百名、数千名。在“三个一百,两个一千”中很容易读到“高、新”两个字。不管“三个一百”还是“两个一千”,培训目标全部指向了高级技术人才,而百名高级数字印刷机操作师和千名具备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的光盘复制高级人才,显然是为了适应印刷复制业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而设立的培训目标。
人教司提出这样一个培训目标是由我国印刷人才的现状决定的,我国印刷人才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高新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过去老的印刷技术人才相继退休,而新的人才又跟不上;二是印刷新技术发展变化迅速,新的设备不断引入,而我国的印刷教育相对滞后,印刷人才跟不上技术进步的速度,数量不足;三是现有的优秀印刷人才从国有企业和内陆地区流失严重,虽然这些都流向了非国有企业和沿海地区,印刷人才的总量没有减少,却造成了结构性的失衡,使国有企业和内陆地区的印刷水平和印刷质量与非国有企业和沿海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这些都制约了整个印刷产业的发展。
三大措施保障印刷人才培养顺利进行
针对“三个一百,两个一千”这一目标,人教司还提出了加强印刷人才建设的三大措施。
一是加强培训,这是印刷人才建设中的当务之急,让现有的印刷技术骨干能尽快掌握印刷新技术,适应印刷新科技和发展潮流。“十五”期间,人教司每年都在新闻出版总署的培训基地组织印刷厂长、经理的岗位培训,今后这一工作还将继续并得到加强。参加培训的人员全部是现有的印刷一线技术骨干,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培训,可以在短期内将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迅速提高,尽快将高新技术人才不足这一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针对各地印刷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这一问题,人教司还会通过“援藏”、“援疆”等方式,在印刷人才培训中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倾斜,不仅那边可以派人过来进行培训,这边可以派重点师资过去。由于我国合资和民营印刷企业在整个印刷行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统筹考虑,技能人才的培训也不局限于国有企业,而是扩大到所有类型的所有制企业。
二是大力发展印刷职业技术教育,支持地方发展印刷教育,为高新技能人才打基础。目前全国开设印刷职业技术教育的高职院校只有17家,其中培养印刷高级技工的只有两家。今后人教司将和教育部门联合,大力推动各高等院校和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印刷复制专业。为此总署还组织高校的专业教师、印刷企业单位的业务骨干和出版单位的专家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高校和高专的印刷教育进行指导。在今年召开的印刷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会上,总署还提出要发挥学校的作用,挖掘学校自己的教学潜力,学校除开展学历教育之外,还应该进行更高层次、更高级别的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印刷人才培养也可以采用“产学相结合”的方式,把学校课堂教育的优势和企业在生产设备上的优势有机结合。印刷人才的特点不光体现在对理论的掌握,技能和实践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企业不断有新技术设备引进,可以为学校教育提供实践方面的支持。二者的组合将会形成一般合力,促进印刷技能培训登上一个新台阶。
三是总署将采取和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合作的方式,建立若干个印刷人才培训基地。目前总署与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和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已建立了两个印刷人才培训基地,今后还计划在其他省市继续设立。在“十五”期间,上海的培训基地已相继举办了印刷厂长、经理岗位培训、印刷特殊工种培训和四色胶印机机长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随着技术发展的需要,基地还会增设数字印刷培训等高新技术项目。
为确保这几项措施的顺利实施,总署在各方面做了充足的准备。人教司教育培训处处长李宏葵介绍说,对于印刷人才培养,不仅有一个五年的目标,总署每年还会制定一个具体的规划。在资金方面,人教司准备通过人才培养专项基金来支持印刷人才培训工作。针对印刷人才培训中师资紧缺问题,总署将加强师资的培养,组织技师进行培训充实师资队伍。在培训教材方面,总署将组织学校、企业、机构、专家共同编写。另外与国外和海外地区的合作也在考虑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