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今后应配合整体产业自动化趋势,以研发技术及发展高速印刷机械为主,机组式结构框架基本定型,未来3~5年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主要在以下技术上取得突破,具体方向是:
(1)控制方式的智能化。在高速凹印机上研发远程诊断功能,提供远程服务与工作流程,针对具体机器的故障点设计系统解决方案。
(2)设备功能多元化。多元化、弹性化,且具有多种切换功能的包装印刷设备,如印刷涂布联线,印刷复合联线,印刷、模切、横切、压痕联线等,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
(3)结构设计标准化、模块化。利用原有机型模块化设计,在短时间内转换新机型。
(4)机构运动高精度化。应用马达、编码器及数字控制(NC)、动力负载控制(PLC)等高精度控制器来完成,适当做好产品延伸。如“抽屉式封闭印刷单元的研发”,“印品在线检测”,“张力摆轴”,“平衡式收放料单元”,“定期润滑导轨支承”等。
(5)无轴传动技术。用电子齿轮代替传统的机械齿轮,去掉传动轴。优点在于避免由于传动轴的扭曲以及齿轮间隙对印刷机张力及套印造成的影响,实现更高程度的同步运转,实现印刷机组模块化。
(6)针对特殊应用的混合技术和通过连线生产增加附加值。
(7)新颖的UV干燥技术的开发,如微波干燥,后勤保障系统与外围技术的开发。
(8)大幅面印刷机的研发。
(9)传感与控制技术确保质量稳定与生产最佳化,实现和保持印刷质量的可观测性及可靠的再现效果。
(10)前台操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