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传媒资源的利用。
由于包装工业的特殊性,包装设备在电视台这一类普及性媒体上作宣传不是很理想,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专业报刊作宣传。如《中国包装工业》、《润滑油》、《中国机械》和《中国包装》等,其中《中国包装》杂志是隶属于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和中国包装总公司的以宣传包装为主的综合期刊,是中国包装界最权威的杂志,有着广泛的读者群体,因而是我们最好的宣传媒体。从近年来《中国包装》的广告客户来看,有美国包装及加工机械制造商(PMMI)的34个成员,法国凯乐施(KALIX)、巴可(BARCO)、爱克发,英国先迪埃克(Sandiacre)、美恩普(M&P),荷兰兰金(Langen)等50多家外国企业发布广告,而国内只有温州神力、上海山利兴、顺德德堡等十几家长年做宣传。这一比例发生在中国的媒体上,实属不合理。从中可见外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针对包装设备的产品特点,我们当然不能像大众消费品那样采取铺天盖地的广告策略去提高知名度。但是可以利用新闻传播的形式去吸引公众的“眼球”。在这方面,硬性的广告宣传往往有些力不从心,因为从传播的角度来分析,广告是商家主动对信息进行包装和宣传,公众对信息的接受是被动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刺激才能达到效果,它不能或很少能够让公众主动关注某一品牌。把品牌的信息通过新闻的形式传播,恰恰有效地弥补了广告的缺陷。而且对中小型包装设备企业,新闻传播的费用也是很低的,是能够承受的。
2.4 以绿色制造为突破口,进行资源整合。
当前,绿色制造将愈来愈体现全球化的特征和趋势。因为,人们在发展绿色产品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人类需要团结起来,保护我们共同拥有的唯一的地球。单一的绿色产品的个案开发是不够的。必须从制造业下手,进行绿色制造的研究和应用。因为,制造业对环境的影响往往是超越空间的,是跨行业的。ISO14000系列标准的陆续出台,为绿色制造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很好的管理基础。绿色制造涉及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因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要真正有效地实施绿色制造,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和集成的角度来考虑和研究绿色制造中的有关问题。
在国际贸易和跨国网络营销中,近年来,许多国家要求进口产品要进行绿色认证,要有“绿色标志”。特别是有些国家,以保护本国环境为由,制定了极为苛刻的产品环境指标,来限制它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即设置了“绿色贸易壁垒”。因此,绿色制造业的发展,将为我国产品,提高绿色性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为我国企业消除国际贸易壁垒,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有力的支撑。
3、包装设备制造行业的前景与展望。
(1)从市场需求看。随着世界商品经济日益繁荣,世界包装市场巨大,仅我国在“入世”后预测,2010年GDP将比2000年翻一番,达到20000亿美元,相应的包装市场规模至少会达到5000到6000亿人民币,从而对包装机械的市场需求量巨大。据专家预测,全球包装设备需求年增长率为5.3%左右,2005年将达到290亿美元,2010年接近400亿美元,而其中中国和印度将占有最大的份额。因此,对包装设备市场的需求,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都是巨大的。
(2)从我国要成为“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看。我国经过几代人前赴后继,数亿人的奋发努力,目前按工业增加值看,1998年我国制造业已位居美国、日本、德国之后,居世界第四位,现在又提出了“制造强国”的目标奋斗。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关键是提高制造能力的核心——装备制造能力,制造业主要由轻工纺织制造、资源加工工业和机械电子制造业三大部分组成,而后者即装备制造业,通常可以用机械电子制造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来衡量是否是制造强国。以1996年为例,美国为41.9%、日本为43.63%、德国为46.4%、法国为39.63%、英国为37.33%、韩国为45.3%。我国在2001年统计,机械电子制造业仅占34.16%,轻纺制造占30.58%,资源加工工业占33.93%,整个制造业呈轻型化状态。包装机械业在机械电子制造业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以美国为例,除发电设备、冶金石化设备和汽车生产装备等重型装备外,包装机械占整个装备制造业的1.2%。因此大力发展包装设备制造业,提高其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奋斗目标所必需的。
(3)从包装行业的发展看。近20年来,我国包装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直以高于20%的年平均速度递增,2001年总产值达到2376亿元,正逐步跻身“包装大国”。但从行业内部看,制品工业发展快,而包括包装机械和包装原材料的包装基础工业相对发展迟缓,成了我国包装工业的弱势,为了改变依赖外国的现状,站住自己包装工业的制高点,使包装工业能自主发展,我们也必须大力发展包装设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