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腻的,近乎可以溜冰的水泥地上,我努力躲闪着来来去去的运输小车。每辆车上大约有20捆《雅典引力》,粗粗估算是260公斤。
一旁的捆扎师傅正在快速包扎着一摞《雅典引力》,一摞200份。一个晚上,他们要捆2000摞。
这是解放日报印务中心,在这个忙碌的车间里,没有什么人在意我们到来,哪怕摄像机对准了他们,师傅们也会有些避让不及。我被真正的感动了---这才是最为真实的“凡人与奥运”。
印刷车间:空调最冷工人最热
印刷车间里机器轰鸣,所有人都开始扯着嗓子说话,连采访也突然间变得吃力起来。
负责控制印刷机的师傅告诉我,印刷车间每天要印刷50万份《雅典引力》,三台机子一起开动,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但由于《雅典引力》特刊比原来的B叠增加了三分之一的页数,所以他们的工作量也随之递增。
我走到印刷机边,正好赶上第一批《雅典引力》出炉,每隔几份,监督印刷质量的师傅都会抽出一张核对模板。这些报纸经过仔细的检查、比对后,控制机子的班长会根据反馈过来的情况来适当调节颜料,确保出来的《雅典引力》最为新鲜、亮丽。
走过印刷车间,直上三楼。穿着短袖的我一直都觉得凉飕飕的,主管告诉我,这里的空调已经开到了最大,但每个人的衣服还是湿的。
包装车间:环境好一点强度大很多
捆扎应该是晨报面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相比起印刷车间的轰鸣声,包装车间的工作环境好上那么一点,但工作强度却要大很多。
负责捆扎的林师傅在这个岗位上已经有年头了。尽管一摞报纸在他手上的时间不超过10秒,但几乎每摞上面,都多多少少保留着他的指纹。
“我们曾经粗粗地估算过,一摞报纸大概是13公斤。这还是原来16版的重量,现在扩版了,纸张数多了,我们也没有仔细计算过。”林师傅的话很朴实,看到有记者在拍照,他特地把原本广告朝上的报纸翻了个个,让摄影记者拍封面。无形中,这让他的工作量翻了一倍。
我有些抱歉,林师傅倒是大大咧咧地挥挥手,连声说:“应该的,应该的。都是‘解放(日报)’的人嘛。”
另一边的运输组正在等待林师傅捆扎成型的报纸,然后用平板车运到发行的那个角落,这样,他们必须推着一摞一摞的报纸来回大约一百多米。平板车在油墨遍地的水泥地上发出“哐铛、哐铛”的噪音,在这里,每个人都已经懒得交流,因为不扯着嗓子根本听不出来。
问林师傅觉得《雅典引力》办的怎么样,憨厚的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别看我比谁都先摸到报纸,但里面讲什么我还真是不知道。”
今天,林师傅在捆扎的时候或许还是会有点“木知木觉”。他不知道,就在自己手里的那摞报纸中,已经印上了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