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一些大学教材简直是在害一代人啊!”当重庆大学出版社社长张鸽盛教授向记者倾吐这句感慨时,其表情无奈而又严肃。
记者在采访其他高校的多位出版社工作人员以及出版系教师时,他们都无不感叹现在的教材质量给学生带来的危害是极严重的。
这让行外的记者感到震惊而忧虑。大学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如果这一代人都被“害”了,将是不堪设想,如此危言耸听从何而来?
印刷偷工减料
中国某科技大学教务处曾做过一个调查,全校本科学生对教材的满意率只有70%左右,学生普遍反映不少课程的教材不适合,一种是教材内容陈旧;另一种情况是教材印刷质量差,错误多。
上海工业大学出版系主任、资深出版专家姚海根教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针对高校教材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教材印刷质量不好、价格偏高是历年来大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为了节省成本,很多出版社把那些本应在中心城市上海、南京等地正规印刷厂印刷的高校教材拿到郊边或者更远的县城小印刷厂或者私人印刷厂印刷。这种教材的特点是,纸张的厚度一般都达不到国家要求的70克,纸张的“白度”也不达标,颜色灰暗。
另外,由于没有任何专业编辑和校对的把关和监印,很多理工、科技类的教材中,就会出现公式或者符号上的错误。
重庆大学出版社社长张鸽盛也告诉记者:“文科类书籍,出现一些错别字或逻辑错误等,判断力高的学生也还受不了太大的影响。可理工科和医学等专业就不一样了,一个公式的错误,就可能对这个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阻碍,甚至给他的一生带来负面的影响。作为教材出版工作者,我们非常忧虑。”
在采访中有医学专业的学生告诉记者:“药学专业和有机化学专业课程中的个别章节,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错误,很多文字提示与图例根本不符,往往引起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内容体系呆板单一
据记者了解,我国高校大学生现在使用的教材,主要以国家统编教材为主,几乎占到了所用教材的80%以上。很多高校教师反映,这些统编教材很多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华东理工大学理学院的一位教授认为:“这些教材往往走两个极端,要么就是内容很浅,太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沿袭以前苏联教材的风格;要么就是太实用,缺少理论基础的内容。教材中往往最缺少的是一些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内容,另外在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增强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也做得不够。”
“大学生真正需要的是那种理论与实际结合得非常好的教材,但这种教材非常少,能在整个教材中占到5%的比例就不错了。”
据介绍,国外学生一般都是到图书馆自己看书,很多学生也不买课本,按照教师规定范围复印资料即可。
国外的教材非常厚,一般都是500到上千页,并且是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不像中国的教材一般都是理论偏多,案例少而陈旧。
因此,目前,已有不少相关机构和高校出版社提出了中外专家一起编著的教材编写方式。
教师选书写书一手遮天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高校除了用国家统编教材外,还有约20%的教材可由任课教师挑选。按照正规程序,一般由任课教师根据新华书店每年提供的“高等教育教材书目”,结合本校特点选定一到几本书,提交学校院系各教研室审核,再由院系教务处统一审核,最后上报学校教材科进行购买。
写书也是一样。根据大多数高校现有的机制,出版新教材,一般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的发展要求提出教材的编写,提交院系教研室审核,院系教务处审核,有的学校还需要学校教材出版基金委员会审核。都通过后,该教师的教材就可以正式编写和出版了。
“然而,很多的地方性学校并没有完整和严格的教材选择和编写审核程序。有的学校即使有程序,也是在走形式,因为他们认为任课教师就是权威。由此,出现由任课老师一人确定的情况也是有的,正所谓一手遮天,这当中出现一些劣质教材也是完全可能的。”张社长向记者透露高校选教材的一些内幕。
学术腐败教材流通市场
据调查,学校每年都有出版新书的任务,并且大多数教材要求至少3年要修订一次。为了完成任务,也有教师在保留现有教材大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到处抄一些章节填补,也就算是修订了。
甚至有教师为了拿职称,宁可自己掏钱出书。这些教师一般就与出版社直接联系,不负责任的出版社为了利益诱惑就到处接活,也不管教材的质量如何。这样的教材一旦被不负责任的老师推荐到学生的手中,其害人程度可想而知。
但欣慰的是,现在很多高校评定教师的职称,不能仅靠出了几本书,一般还要求出书的销量达到一定比例,销量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教材的质量,因此即使再有暗箱操作,其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教材出版法规严重滞后
虽然各个高校针对教材的内容、编校、印刷等都有一些规定,有的高校甚至制定了较为严格的教材申报、评奖程序,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难免流于形式。就整体来说,到目前为止国家对高校教材的出版和使用,还没有颁布一个完整统一的法规,这种教材法制建设的严重滞后,使高校教材市场的无序和混乱成为了一种必然。
北京印刷学院一位教授指出:“很多高校教材的出版决定权就在出版社,只要有正规的书号,有出版社认可的数量,不写上是‘国家统编教材’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一所大学能不能使一个大学生接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主要取决于三方面:教授的素质、教材的质量、实验设备。因此,对教材编写出版的重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对国家栋梁之材负责,教育方面的任何小问题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何况还是指导大学生学习的教材呢?”
盗版猖獗错漏百出
为什么现在的很多教材会错误百出,除了前面提到的编辑和校对人员把关不严、教师写书的学术腐败等,盗版是个严重问题。
“面对盗版,我是无奈的!”张鸽盛社长向记者描述教材盗版市场的猖獗。
“打击盗版的成本太高,而且打不胜打。面对盗版,我们甚至已经麻木,见惯不惊。因为利益诱惑,很多地区,甚至一个县一个市整个都在用盗版教材。我们敢打击谁?打击了就意味着整个地区都会封锁你的书,你的渠道就死了。学生更是怒不敢言,因为整个学校整个地区整个县都用一本教材,你站出来吼,你的学籍、你的文凭就会受到威胁。”
据记者调查,现在的仿制技术非常高,有的正版教材和盗版教材从表面几乎看不出来区别。购买教材的个人更是缺乏足够的能力判断教材的质量,读者完全出于弱势地位。这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是非常可怕的。
教材终归是需要市场检验的,人们现在用“行业自律”来约束这个市场的规范。但是对于这个市场的全面市场化、正规化,张社长认为至少还要5年以上的时间。
辅导,越辅越“倒”,指南,越指越“难”。当“人类进步的阶梯”所指引人类的却是错误方向,还有谁会再信任书籍,再相信教材上的知识是对的?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学者都认为:国家对教材出版市场的整顿已迫在眉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