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的数字化工作流(一)
(Digital Workflow: Managing the Process Electronically)
编导按:
从印刷机的发明到计算机的出现经历了好几个世纪,这其间漫长的岁月里印刷和出版技术进展不大,图书出版流程也没有什么变化。但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这一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印刷和出版技术的更新周期缩短到了几年甚至是几个月,随之而来的是出版流程的变化,出版流程中的各个步骤可以通过这些技术组成一个连续性的电子系统,我们称之为数字化工作流。
通常一本图书出版流程包括六项内容:内容生成、编辑加工、复制、发行、市场营销和存档。很长一段时间出版商都是把这几个步骤独立操作,分别实现自动化,如今出版商可以通过数字化工作流将它们衔接起来,形成一个完全自动化的流程。
本文快速回顾了过去三十年里印刷和出版技术的发展,从照相排版取代铅与火,到计算机制版与桌面出版系统的诞生,尤其是九十年代以后,各种出版软件、计算机应用程序和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信息从作者到读者的传递过程,也改变着作者、出版商、印刷商以及其它从业者的工作方式。一个全新的数字化工作流不仅缩短了工作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能够降低内部成本。同时,开发一个图书出版的数字化工作流可以由多方面来共同进行,如软件供应商、技术服务商等等,这样设备、软件更新及人员培训等新的成本消耗也不必完全由出版商承担。本文正是以图书出版的几大步骤为基本线索,结合各种及其外部环境,对图书出版的数字化工作流作了全面介绍。并对数字化工作流给图书出版带来的各种影响,数字化工作流的优点等问题作了全面分析。
一、内容生成
当前的作者普遍是通过文字处理软件来写作,尤其是许多学术人员,平日的研究可能完全是在电子环境下进行的,因此以数字化形式来综合其研究数据和结果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有,一些复杂的软件包括了各种科学公式和符号,已经成为一些科技作者的主要写作工具。
作者以电子形式完成创作后,要将作品的拷贝传送给出版商,其方式可以是提供磁盘,或通过e-mail邮件、FTP上传、URL等方式进行电子传输。
<电子稿件的提交>
定义:电子提交,即作者将原稿以磁盘形式或通过互联网(e-mail,FTP,或HTTP)提交给出版商。
过程:大多数出版商都会给作者提供稿件提交的向导,这些向导通常包括作者准备原稿的模板,多数模板的要求都集中在对字体大小、版面格式的文本规定上。事实上,目前用的最多的模式还是Word的,也有一部分出版商要求使用一些特殊软件,如LaTex,这样一些复杂的科学公式和符号可以直接在数字化工作流程中进行处理。出版商可以规定能被电子接收的技术模式,除了LaTex,常用的模式还有 Tiff 、GIF(图形交换格式,Graphic Interchange Format),RIF文档格式。少数出版商甚至希望作者使用SGML并规定相应的DTD(文件类别定义、Document Type Definitions)。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出版,如IEEE的处理方式,出版商会规定只接受磁盘稿件,除非事先编辑提供了其它模式。
普遍存在的问题: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作者往往不遵循向导来提交稿件,这样,稿件到了出版社后还必须从一个文字处理软件转换到另一个文字处理软件下。虽然这项工作难度不大,但它毕竟会浪费出版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另一个问题存在于FTP上传过程中,因为各个站点的命名都很复杂,而作者将稿件上传到出版商的FTP站点又有一系列步骤,这其中稍不留神就会出错,稿件便无法传到出版商手里。所以真正实现FTP上传稿件有赖于作者的技术掌握程度以及站点的可靠性。
二、编辑加工
在数字化工作流下,稿件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所以编辑加工的内容与加工白纸黑字的稿件有所不同,它包括三项内容:审稿、编辑和编码。
(一)审稿
编辑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审稿,审定稿的质量、重要性等,同时审稿过程中还需要发现并指出原稿中的问题,以供编辑参考。在电子工作流中,可以使用原稿追踪软件自动完成这一工作。实现这种电子审稿有几个好处,首先它可以提高审读质量,提高审读效率。然后,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数据,如平均每次审读时间,提交次数,接收稿件数,退回稿件数,退回修改稿件数,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电子审稿,为其后的数字化工作流准备好了供编辑的电子稿件。
<关于电子审稿>
定义:电子审稿的过程,就是数字化稿件从接收到传递给审稿人到最后作出评审决定的全过程。每一个参与者(编辑、审读者、作者)都可以打印出一份原稿,当然所有这些传递过程都是以电子形式进行的。
过程:电子审稿从作者提交的数字化原稿备份开始,可以根据计算机数据库中的标准对稿件作出判断,然后审稿人的意见,评价会自动返回。一旦编辑决定使用这些稿件,审稿意见还会自动发给作者。
电子审稿最初源自一些大出版社开发的内部系统,现在则已有许多这类软件供选择,如Editorial Assistant(编辑助理)、 Global Editor(全球编辑)、Manuscript Central(原稿中心)等。如果出版社还没有完全实现审稿的自动化,可以求助于这类软件,它们同时还可以复制追踪、连接,从而完全实现整个数字化工作流。
普遍存在的问题:普遍的问题是内部开发一个原稿追踪系统费用太高,购买起来价格不菲。另外这些为商业目的开发的系统有其威力,但也自有其不足,一个普遍的缺点就是针对具体的出版项目时能力有限,个体适应性不够。
(二)编辑
虽然不同稿件编辑的层次、内容都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实质性内容编辑,一类是技术编辑,包括风格、格式、语法和标点以及格式的规范性。电子或者说叫荧屏编辑使后者变得准确易行。如果编辑掌握了合适的编辑工具并使用得当,在线编辑比起纸与墨时代的编辑要快得多,因为编辑对原稿内部的修改可以直接得出清样,这些修改过的稿件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可以直接进行页面排版。
<关于电子编辑>
定义:1.也常叫做屏幕编辑,它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而不是在笔墨环境下进行的。2.计算机程序已经将原稿转换为标准格式,完成了编辑前的准备工作。
过程:如果作者没有采用出版社提供的模版式或规定的文字处理程序,编辑收到原稿后就必须首先进行格式转换。为此大多数出版商和印刷商会开发一些专门的应用程序使这些过程系统化。编辑直接在文件中作修改,作者收到的修改稿以清校形式出现,但所有修改过的地方会以不同的颜色或字体标出来。除了使用出版商自己开发的这些程序外,还可以使用一些计算机程序来完成这些工作,如PowerEditor、 Librosystem 、Istedi等,这些程序可具备基本的语法功能,比如说更正语法误用,更正拼写错误或标点误用。另外这些程序可以根据需要插入格式,如缩写,专业术语,标题格式等。
(三)编码
原稿编辑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编码,这时文件可以选择SGML、XML或HTML标签作为排版码,这些排版码告诉排版人员文件的具体出版格式,从而进行排版。另外除了服务于排版之外,SGML和XML还有更多的用途,它们是一种媒体中立格式,可以确保文件内容在不同媒体中再次使用。也正是电子SGML有这种功能,出版商选择添加SGML标签的阶段有所不同,有的在一开始就加入SGML标签,有的在技术编辑时添加,有的则在复制前的最后一步才加入。
<关于编码>
定义:编码就是在文件中对各元素加上标签,以描述它们的结构,内容和预期样式。
过程:对不同元素加标签的目的就是在于告诉排版者如何排这些元素,如哪些是标题,排成什么样子等。当前的标记语言如SG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XML(可扩展标记语言)都用以描述文件的内容和结构。其中SGML非常复杂,它将内容从表现形式中独立出来,文本内容以简单的ASCII码写成,是独立于平台之外的。文件的表现形式则通过编码来表现,括弧中的标签用以标明各个元素的作用,如标题、副标题、角注等。所以SGML文件可以用于许多不同媒体。出版商可以根据需要来编SGML标签,既可以全文编码,也可以部分添加SGML标签(如只编标题和角注),而正文是PDF格式。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专门针对互联网开发的,它比SGML简单得多,不需要使用DTD,包含的编码也只是固定的一小组。但也正是这种简单性决定了HTML的局限性,它只能用于互联网传输而不能用于存档。
SGML太复杂,而HTML又有其明显不足,针对这两个问题,人们选择了一个择中之道,使用XML 这么一个新标准,它比SGML简单,只有一组DTD,但又比HTML详尽得多。
图书出版的数字化工作流(一)
时间:2001-04-28 作者:必胜网 来源:必胜网
精彩推荐
柯尼卡美能达黑白新品bizhub PRO 1200产品报告
革新化黑白数字印刷系统——拥有更全面的综…[详细]
上海紫光预推出数字喷墨印刷机PM520
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将在2011年11月举办的…[详细]
杭州东城图像公司推出热敏CTP和UV-CTP
近日,杭州东城图像技术有限公司重拳出击,…[详细]
大族冠华新推GH794四色商务印刷机亮相全印展
第四届中国(上海)全印展于11月14日隆重召开…[详细]
美企业推出新概念UV-LED喷墨丝网印刷机
据来自美国wxow网站的消息,丝网印刷机厂商…[详细]
柯尼卡美能达bizhub PRESS C7000/C6000产品报
2011年8月5日,柯尼卡美能达在北京展出了其…[详细]
更多知识手册
更多数据
2023年印刷包装企业前三季度营收“
在2023年还剩不到两个月之际,印刷包装行业的三季报陆…
更多资讯E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