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起连续四次前往美国观展,芝加哥印刷展给笔者留下的印象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一是展览规模越来越小,从最初的8个馆缩到4年前的4个馆,今年仅剩1个馆;二是传统印刷设备供应商几乎全线退出展会,较少的交易量与相对昂贵的参展费用,逼得供应商们选择了退出;三是缺少让人眼睛一亮的新品推出,即便有些许亮点,也都是在去年德鲁巴印刷展或今年5月的北京印刷展上亮相过的;四是参观者减少,展会的影响力在削弱,4年一度循环举办的德国(Drupa)、美国(Print)、英国(Ipex)、日本(Igas)印刷展,除了德鲁巴之外几乎都已沦为地区性展览,明年在伦敦举办的印刷展或将更为寒酸;五是展会期间缺乏配套举行的专题讲座与论坛,对行业最为关注的发展趋势关注不够。
根据自身的特点努力满足市场需要,是印刷企业存在的基础。本届展会告诉我们:面对电子媒体的挑战和互联网带来的商业形态变化,印刷业面临着下一步如何走的问题。芝加哥印刷展又一次拉响了转型汽笛。
现场亮点乏善可陈
参展商规模与新产品发布是考量展会是否取得成功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次展会恰恰在这两点上乏善可陈。所有的传统印刷设备供应商几乎都未携迄今使用量最大的胶版印刷机参展,唯有日本的小森公司推出了KM-1的喷墨数字印刷机,这标志着传统印刷机械制造商走上了传统印刷设备与数字印刷设备兼制的道路。参展的全球性公司都以美国机构为代表,没有像以往一样从各国抽调大批工作人员以应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参观者。
本届展会最为热闹的展位当属以色列的Scodix,因为自去年德鲁巴推出大量新品以来数字印刷设备尚未有新突破,而Scodix却为数字印刷产品带来了上光、炫彩、局部凹凸等增值服务,为产品增加了亮色。尽管该款设备已经在北京印刷展上亮相,但在亮点不多的本届印刷展上似乎更为出彩。设备在转动,现场领取样张的客户络绎不绝,看得出参观者都为该设备的表现感到惊讶,市场永远青睐创新者。
虽然仅有一个展馆,但参展的中国印刷设备制造商却不在少数,从上海电气收购的美国高斯到天津长荣这样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印后的设备生产厂家更是比比皆是,它们在尝试着走向世界。除此之外,由中国各地印刷行业协会组织的参观团也为展会带来了人流,但缺乏中文专业讲解为深入交流带来了不便。
缺乏人气的本届芝加哥印刷展充分说明:传统印刷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是两重天。前者因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与数字印刷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传统印刷的不景气;后者却因中产阶层的不断崛起,对传统印刷的需求在继续增长。中国的情况大概处于两者之间,传统印刷既有受出口影响,产能大于市场需求、设备利用率持续下滑的一面,也有数字印刷业务领域没有进一步突破、发展速度不快的一面,加之中小印刷企业面对同行竞争,依然崇尚以新设备吸引客户的传统做法,所以尽管设备利用率不足,但购买设备的热情却依然高涨。当然,这种思维方式应该引起反思。
中国制造需打造品牌
在美国的这几天除了参观展会还走访了数地,所见所闻也让笔者思考良久。
关于中国制造:某日偶遇下雨,一些没有带伞的团员不得已去商场购伞,最低价不含税6.95美元,相当于人民币40多元,但仅撑了一次,伞便散架,一看商标Made in China,购伞者只能打碎牙齿往肚里咽。
随着时间推移,参观者在美购物的量日渐增多,到了最后一站有些团员只得再去购买简易包袋。一只有轮、使用厚膜制作的包袋在ABC超市里售价十几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00元,可当一位团员在机场往刚购的包袋里塞巧克力时,口袋表面被纸盒角扯开,而且越撕越大,一查商标依然是Made in China,让人难堪。难道中国制造就是粗制滥造?就是质低价廉的代名词?
换成美国制造的产品是另一番局面。
赴美,苹果商店无疑是中国人喜欢去逛的商店,Jawbone Up成了近段时间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产品。Jawbone Up是什么?Jawbone Up是有关人体保健的数字产品,它像一个手环,能够准确记录下产品携带者每天走路的步数、睡觉的深度,无疑这对健康追求者是一种福音。在成熟产品基础上不断做延伸开发,挖掘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衍生品,是苹果商店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
至于Coach(蔻驰)、MK等包是女同志的最爱,到这些专卖店“血拼”也似乎是中国旅行团的另一番景象,有些时候甚至可以把某个产品买断货。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你可以批评消费者心态不成熟,但你同样不得不承认别人是在深耕上下功夫,产品得到了市场认可,不光热销而且可以卖高价,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有些时候我们很在意量的膨胀,这固然重要,因为量反映了经济规模,但是量并不代表一切,宁可少些但要好些应该成为我们的追求。只要方向找准了,工作自然也就进步了,最怕的就是方向性错误。
上述两类情况清楚说明了中美两国在产品打造上的不同,这一不同带来的社会反响、经济效益与市场影响力不同,难道我们不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并加以改进吗?不应该纠正一些原本并不成熟的理念,在注重细节、打造品牌上下功夫?
印刷企业 需加速转型
美国传统印刷业的不景气令人震惊,美国数字印刷业在商业印刷领域的占比不断提升同样令人震惊,最为关键的是美国印刷界的营销手段在变,在强调印刷企业要增强市场意识;要主动与网络结合,走发展电子商务的道路;要走跨行发展的道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作为企业追求的目标。
美国最大的印刷公司——当纳利不也在变吗?它们的业务范畴在扩张,由以往的自主生产转向自主组织生产与向外发单相结合。可以说,面对数字技术的冲击,印刷企业变得越来越不像以往那种单一以承接客户订单为己任的传统印刷公司,它们更多是把目光转向了解客户需要什么,自己又能满足什么。这一切告诉我们,印刷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必须结合企业特点与基于当地市场的实际需要转变经营思路,确定发展方向,亦步亦趋固然并不可取,但以不变应万变同样不是正确的处事方式。
短短数日的美国芝加哥印刷展已经谢幕近一个月,但不景气的展会却给了人们很多信息。我们应该认真总结,走出迷茫,寻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向,并且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成为市场上不可或缺的补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