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必胜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转载必纠)
在胶版印刷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印刷问题,其中有很多印刷问题的解决途径是,通过在油墨中添加不同的辅助剂来实现的。另外在工艺条件、承印物材料、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发生变化时,我们也会经常通过在油墨中添加某类辅助剂来改善油墨的印刷适性。因此,了解不同辅助剂在印刷油墨中能够起到的作用,以及熟练的掌握其使用方法、规律是十分必要的。在下面的文章里面我们将对几种比较常见的辅助剂进行一些介绍。
干燥性调整剂
由于我们在生产中会经常遇到油墨本身的干燥性能和我们希望得到的不同,因此我们会常常用到干燥性调整剂。干燥性调整剂一般可分为两种,促干剂和防干剂。
1.促干剂。促干剂俗称燥油,也有直接称为干燥剂的,在生产中如果遇到印刷速度快、承印物表面吸收性差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墨层干燥速度慢或背面蹭脏现象的时候,经常会向油墨中添加适量的燥油。
燥油的主要成份
燥油的主要成份是钴、锰、铅等金属的有机酸皂类。
燥油的催干原理
燥油的催干原理,并没有被很明确的定性,至今仍然被广泛的争论。下面两种是相对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第一种,油墨中含有干性植物油,在干性植物油中常常会残留一些容易被氧化的磷脂类物质,这类物质在油墨的干燥过程中会优先与空气中的氧结合,而导致油墨中的干性油由于“缺氧”而降低干燥速度,当加入燥油后,燥油中的金属被还原成低价,而使磷脂类被氧气氧化前就已经被氧化,失去了“抗氧”作用,因此能够有效的降低油墨的干燥时间。第二种解释为,能够促进游离基生成,在氢过氧化物生成阶段,由于氢过氧化物很不稳定,会在钴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生成游离基,而钴离子本身并不会变化仍能继续作用,形成活泼游离基则会继续发生聚合反应。
燥油的种类
白燥油:其主要组成为铅、锰、钴的皂类,其特点是能够使油墨从内到外干燥。白燥油在使用中可单独使用也可和红燥油混合使用。白燥油的加放时间应当掌握在开印前加入,否则会由于加入时间过长而结膜或胶化。另外由于白燥油中有害金属的存在,在对食品包装的印刷中不能使用。
红燥油:红燥油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钴,催干性能极强,其催干过程为从表面开始催干用量过多还会导致油墨在印刷机上结膜。另外由于红燥油本身的红色会对油墨的色相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使用中要谨慎(具体用量见下文)。
新型干燥剂:由于其不含有有毒的重金属,使用效果也较前两种更理想,因此正在被广泛的接受和使用。
燥油的用量
通过上面对原理的一些分析,我们会发现,燥油在油墨干燥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促进,而非改变油墨干燥的性质。另外无论是哪一种解释都会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油墨中的燥油加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当燥油加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再起到任何良性作用,反而会由于燥油中重金属的乳化作用导致油墨过度乳化,聚集在油墨中的水颗粒和水膜的抗氧作用会导致油墨进一步的缓干。
那么在油墨中加多少干燥剂能够很好的满足要求呢?见下表
油墨色别 | 白燥油用量(%) | 红燥油用量(%) |
黑 | 5~10 | 2~5 |
品 | 5 | 2~5 |
青黄 | 3~4 | 1~3 |
黄 | 3~4 | 1~3 |
2.防干剂
防干剂也称抗氧剂,有时会由于环境温度过高,或油墨本身的干燥性质过强,为了防止油墨在印刷机上氧化,影响油墨传输,而在油墨中适量的加入防干剂,能够对油墨的干燥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其主要成分为强还原剂(对苯二酚、邻苯二酚等),能够在油墨接受氧气前被优先氧化。防干剂的用量要严格的控制在1%以下,否则对印刷反而有害而无利。由于防干剂在印刷中的使用并不是很多,因此在此不作过多的介绍。
流动性和粘性调整剂
流动性调整剂是用来调整油墨的流动性、粘着性(TACK)和粘滞性(VISCOSITY)的辅助剂。
常用的此类辅助剂有:
1.撤粘剂。撤粘剂是一种膏状物质,主要成分为铝盐(如硬脂酸铝、八碳酸铝)、亚麻油、低黏度醇酸树脂以及石蜡油。撤粘剂稠而疏松柔软,没有黏着性。撤粘剂在油墨中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油墨的黏着性(TACK值),而不改变其流动度。在平版和凸版印刷过程中,如果由于纸张的表面强度低、耐水性差、以及油墨的黏着性过大等原因导致纸张拉毛,而出现糊版、堆橡皮等故障,适量的添加可得到改善。另外要注意撤粘剂只会改变油墨的粘性而不会改变油墨的流动度。当油墨的流动度在32mm以上,同时黏度又过大时,使用膏状的撤粘剂可以保证油墨的身骨,保持网点的孤立完整。
撤粘剂的使用:撤粘剂在使用中尽量不要超过5%,如果使用过多反而会在油墨的墨层表面形成一层蜡层阻碍油墨的正常传递、阻碍油墨和氧气的接触,同时也会由于其本身的疏松特性会降低油墨的内聚力,也容易加剧油墨的乳化。这无论对于油墨的光泽还是干燥速度都没有好处。因此要严格的控制油墨中的撤粘剂的使用。
2.六号调墨油
成份为干性植物油和高沸点石油溶剂的混合物。六号调墨油在油墨中的使用可同时降低油墨的黏着性和提高油墨的流动度,在机器墨辊干燥传墨性能不好时,六号油的适量加入可以明显得到改善。
六号油的使用:六号油的使用并没有明显的比例限制,在使用中大多是根据操作人员的经验加放。但六号油的过量加放会使油墨在印刷品上的固着变缓,使印刷品出现背面蹭脏、以及由于油墨过稀而在印刷品表面出现过分渗透,和表面晶化等问题。
3.稀释剂(高沸点油)
其主要成分为高沸点石油溶剂。属于矿物型调墨油,在油墨中的加入能够降低油墨的黏度、提高流动性,而不影响树脂油墨的快固着能力。
矿物型稀释剂的使用:由于矿物油型稀释剂和油墨中的树脂具有可溶性,又具有不溶性(释放性),因此加入时应在搅动下逐渐加入,避免树脂析出。一般稀释剂的撤粘效果不错,一般加入1%可以降低一个粘性单位。关于使用中的用量的注意同上。
4.0#调墨油(0号油)
是调墨油的一种,其成分和油墨中本身的连接料相似,所以调墨油的应用仅仅对油墨的物理性质(流动性)有所改变,而0#调墨油的作用正是要提高油墨的内聚力。
当出现以下一些情况,需要在油墨中添加0#调墨油
① 需要提高油墨在纸面的固着力,使印迹结实并增强牢固度;
② 控制油墨乳化和克服浮脏;
③ 减少连接料在纸上的渗透,防止油渗、粉化,增加印品光泽。
④ 用来克服堆版现象。
0#调墨油的使用:由于0#调墨油的黏度很大,故在和油墨混调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困难。应该用墨刀将厚调墨油拍打透彻,然后将要调的油墨取少量加入调墨油,然后继续拍打,在调入油墨当中,充分搅拌。
色调调整剂
1.冲淡剂(撤淡剂)
冲淡剂的使用是冲淡印刷油墨的颜色而保持其粘着性。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铝、干性植物油、酚醛树脂、蜂蜡、高沸点煤油等材料构成。是一种油膏状的透明物质,专门为亮光树脂油墨配套设计的产品,作为颜色调整剂使用,具备优良的光泽和良好的印刷适性。
冲淡剂的使用:冲淡剂在和油墨的调配过程中并没有比例限制,具体的比例要根据所要得到的油墨的色调来决定,在极浅色油墨的调配过程中要注意调整顺序,应当把少量的油墨想冲淡剂中加放,会使调配操作更方便和准确。
2.透明油(维力油)
维力油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聚合油。具有良好的印刷性能一般同树脂油墨混用,除能对油墨的色彩饱和度有所降低,还会有效的减少玻璃化问题,用量不要超过1/3,在印刷最后一色时尽量不要使用维力油,以免降低墨层光泽。
尽量避免在快干亮光油墨中使用维力油,否则会造成墨层失去光泽,降低干性,甚至引起胶化,等弊病。
3.白油墨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使用,因为白油墨本身颜料颗粒较粗,印刷适性不好,在印刷过程中非常容易堆胶皮、糊版、乳化,使用白油墨调配的淡色墨,在印刷中总让人很头疼。但有时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比如需要比较厚实的、遮盖力比较好的淡色墨层时,也需要使用。为改变印刷适性,我们也常常将白油墨和亮光浆一同混合使用,即能够保持白油墨特有的性质,也能改善油墨的印刷适性,同时对提高油墨的光泽度和附着力也有一定的好处。
具体使用方式同冲淡剂的用法。
4.亮光浆
亮光浆主要成份为高级合成树脂、精制干性植物油、成胶剂与溶剂等原料,经高温炼制而成,为透明油膏状浆体。主要应用于快固亮光胶版油墨的冲淡,但也可各类油型树脂胶、铅印油墨作冲淡用,常被用作提高油墨光泽的优良辅助剂。
相对于以上的辅助剂亮光浆具有以下特点:
①能使冲淡后的油墨具有较好的印刷适性。
②经过亮光浆冲淡的油墨,能具有光泽强、干燥适中和印件网点清晰的特点。
5.白油
白油是由碳酸镁、硬脂酸、聚合油等原料经加热混合后乳化而成的一种冲淡剂,为乳白色半透明油墨状膏体。其印刷适性并不好,但白油最大的优点在于价格便宜,所以白油经常作为印刷厂调配低档浅色胶印墨用的冲淡剂,所调成的浅色墨有时也在印比较好一点的印件上用来打底。
结束语
由于油墨本身在出厂前就为按照科学配方配置而成的,每种成分都经过了比较严格的检验。而且油墨的各成份间存在平衡,外来组份的加入势必打破原有的平衡,使油墨品质受到影响。在使用油墨添加剂过程中切忌盲目,而且一定要遵循“添加剂尽量少加,能不加就不加”的原则,轻易不要相信各种添加剂上面所提供的优点。
当然适量的科学的对各种添加剂的使用能给印刷工作和印刷质量带来很多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