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印刷网

本尼・澜达的科技帝国:雄心壮志、挫折和坚定不移的决心!

发表于:2024-06-26全球印刷与包装工业

  尽管在创业路上遇到过挫折,但本尼·澜达这位不屈不挠的创新者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不仅梦想着为以色列的GDP贡献2%,更提出警示:经济的繁荣是国防安全的基石,一旦经济崩溃,国防同样岌岌可危。

 

  作为以色列高科技界的先驱之一,本尼·澜达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他重返德鲁巴印刷展——全球最大的印刷设备展览会,每四年在杜塞尔多夫举办一次,汇聚了全球印刷业的精英。在将Indigo公司出售给惠普23年后,以及创立澜达数字印刷公司16年后,他终于可以向业界展示他的商业成就。

 

  经历了产品推出的延迟和管理层的变动,最终由吉尔·奥伦担任首席执行官,澜达公司宣布在过去一年中售出了60台印刷机,销售收入预计超过1亿美元。如果澜达数字印刷保持当前的增长速度,预计在未来3至4年内,销售额将突破10亿美元的大关。澜达表示:“市场潜力高达350亿美元,而我们才刚刚开始。”

 

  澜达数字印刷的纳米图像数字印刷机在业界几乎是最大的。每台印刷机长20米,重35吨,售价介于350万至400万美元之间。澜达形象地描述:“这些印刷机宛如移动的印刷厂。”

 

  这些印刷机的核心是澜达的一项革命性发明。传统的墨水在印刷过程中会使纸张变湿并导致变形,而澜达的新型印刷机使用的是纳米颜料——极微小的彩色颗粒,能在纸张上形成完全干燥的图像。澜达的印刷机在与传统印刷机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被视为高效且成本效益高的大批量印刷解决方案。

 

  78年前,本尼·澜达诞生于波兰,他的父母是大屠杀的幸存者。战争结束后,他们一家从流离失所者的营地移民到了加拿大埃德蒙顿。在父亲经营的烟草店里,年轻的澜达对印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那里帮忙管理一个小型照相亭,使用的是父亲用废旧物料自制的护照相机。他对直接在纸上印刷照片的技术着迷,并开始尝试使用各种化学品来提升图像的质量。

 

  1977年,澜达移民到以色列,并创立了Indigo公司。他的愿景是让印刷店能够通过计算机直接将照片印刷到彩色数字印刷机上,这在当时是一项革命性的想法。在此之前,印刷过程昂贵且依赖于重型机械。1993年,澜达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印刷机,这一创举震撼了整个行业。即便在今天,许多家庭活动或假期的硬拷贝相册仍然是在Indigo机器上印刷的。1994年,Indigo成为首批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以色列公司之一,成功募集了1亿美元资金。2002年,澜达以8.3亿美元的价格将公司卖给了惠普,其中包含了大量惠普股票。这些股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值,使得澜达的净资产超过了10亿美元。

 

  尽管Indigo已不再属于他,但本尼·澜达依然掌控着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澜达数字印刷公司只是他旗下众多企业中的一个,而且只有部分企业对外公开。澜达表示:“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复杂材料领域的高科技集团。我们开发的每一款产品通常需要8至15年的时间才能面市。从成立澜达数字印刷到推出市场上的优质机器,我们花费了16年的时间。我从未接受过政府资助或外部投资基金,这让我们能够在完全保密的状态下自由研发。坦白说,哪位投资者会愿意等待15年才看到产品问世?这也是为什么公众对我们大多数公司所知甚少。”

 

  虽然澜达喜欢低调行事,但他还是让我们得以窥见这个拥有1600名员工、1000项专利、丰富产品线和色彩种类的帝国。这个帝国的产品范围广泛,从重型印刷机到太阳能电池板,从钻石到染发剂和直发剂,从药品到啤酒泡沫印刷,甚至包括生产用于零食的盐。

 

  澜达集团约有一半的员工在澜达风险投资公司工作,这是一家专注于未来科技的投资基金。该基金投资了10家致力于开发特殊材料的科技公司,这些材料具有成为市场领导者的潜力。例如,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GenCell正在开发绿色氢燃料电池,而海科则专注于提高超市产品折叠纸盒和瓦楞包装的切割效率。此外,集团还包括一些知名度较低的私营公司,如Ripples,该公司开发了一种能在咖啡和啤酒泡沫上进行印刷的平台,以及Evigence,该公司生产的智能贴纸能够显示食品的新鲜度。

 

  集团的另一半员工则在澜达实验室工作,这是集团的科学创新和孵化中心,负责将处于概念验证阶段的技术发展成熟,然后将其出售给国际知名品牌或进行上市。每家公司都是澜达个人持有,并与一群合作多年的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共同运营。澜达实验室集团曾拥有3家公司,这些公司被出售给欧洲的国际品牌,据估计总价值约为5亿美元。其中最知名的是ColoRight,该公司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具,能够扫描头发并确定定制染料,这项技术已被化妆品巨头欧莱雅收购。

 

  澜达对太阳能的长期痴迷是一个令人惊讶的领域。多年来,他一直梦想着通过印刷技术生产太阳能电池板来创造清洁电力。20年前,他在Exjet尝试了这一创举,尽管这家公司未能完成最初的使命,最终转向了3D印刷,但澜达并未放弃。在Exjet的前员工们的帮助下,澜达创立了Lumet Technology,该公司最近推出了由澜达和他的科学家团队开发的,印有导体的太阳能电池板。在德鲁巴展会上,Lumet宣布韩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Qcells将采用这一以色列技术。

 

  尽管澜达的事业似乎一帆风顺,但并非所有梦想都能成真。在Indigo时代,他注意到从印刷机中喷出的颜料颗粒出于某种未知原因带有电荷,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澜达不仅认为这是一个潜在的商机,更可能是颠覆物理定律、从低温热量中产生电能的突破。

 

  “Indigo的颜料颗粒带电的奥秘,多年来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我在显微镜下花费了无数小时,试图揭开它们的秘密。直到有一天凌晨,一个灵感突然闪现,我激动地叫醒了我的妻子,告诉她:‘看,这就是颗粒带电的原因!如果我的推测正确,我们就有可能将低温热量转换为电能,这将是拯救地球的关键。’”

 

  尽管这个想法在澜达的核心团队中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许多咨询过的科学家甚至认为它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悖——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冷处流向热处。然而,在2008年提交的专利中,澜达描绘了他的愿景:一种能够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并转化为电能的芯片,这意味着它能为从手机到电脑,再到电动汽车的任何电器供电。

 

  “这不仅是我的一个伟大梦想,也是我将Indigo卖给惠普的原因之一,因为我想全身心投入到这项能拯救地球的事业中。我们组建了一个由顶尖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数学家组成的团队,在澜达实验室中沉浸研究了14年。但最终,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这项技术的效率不足以支持如此巨大的投资,于是我们不得不放弃了这个项目。”

 

  在经历了这个巨大的挫折和长达14年的努力之后,澜达却意外地找到了重返印刷行业的机会。在寻找合适的纳米颗粒供应商无果后,澜达集团决定自行生产。“我来自印刷行业,所以我对我的科学家说,‘或许有一天,我们会尝试将它们用于印刷。’这就是我们发现纳米颜料及其惊人光学特性的方式。最终,我不得不回到了印刷行业,这是我曾以为自己会永远告别的领域。”

 

  澜达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来自他的子公司Lusix,该公司在雷霍沃特和莫迪因的工厂中开发实验室培育钻石的技术。澜达几乎独自承担了数百万美元的投资,直到他成功地将时尚品牌集团LVMH(路易威登和克里斯汀迪奥的所有者)引入投资者行列。然而,在估值约4亿美元的基础上筹集资金后,Lusix遭遇了现金流危机,迫使澜达进行紧急融资,并放弃了大部分股权。

 

  我们公司生产的实验室培育钻石不仅品质卓越,更是在完全环保的条件下诞生。然而,面对两年前印度钻石抛光商大规模供应市场的廉价钻石,我们的批发价格在一年之内暴跌了80%。尽管我们的电力效率可能是业内最高,但与印度的低成本劳动力、电力和政府补贴相比,我们的成本显得格外高昂。

 

  以色列曾是钻石抛光技术的领军者,直到成本考量驱使行业将印度工人引入本土,他们精通了抛光技艺。最终,这些工人带着他们的技术回到印度,当我们的工厂关闭时,他们购买了我们的设备并继续发展。” 澜达先生解释道,Lusix正在转型进入高压硬件半导体领域,利用钻石作为优秀的导热材料,用于冷却高热量的人工智能服务器等设备。“我们将继续生产钻石,但在成本日益高昂的以色列,维持这一产业正变得日益艰难。”

 

  3D印刷行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我们观察到3D打印机的库存正在减少,市场正处于低价并购的阶段。这个行业曾被过度炒作,人们曾预期它将取代价值12万亿美元的传统制造业的大部分。然而,现有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它无法实现快速且可持续的生产,无法与注塑、机加工和铸造等传统制造方法竞争,因此只能专注于如陶瓷牙齿或火箭发动机等特定细分市场。它们未能也不太可能进入汽车和消费品等更广阔的市场。

 

  目前,澜达集团的业务模式并不适合以色列的股票市场。我们的产品开发周期长达10至15年,需要时间来孕育成熟。但以色列的投资者往往缺乏耐心,他们渴望快速见到成果。如果在短短两三年内没有显著成效,他们就可能放弃投资。尽管GenCell和海科有潜力成为各自领域的巨头,但特拉维夫证券交易所并不是一个有耐心等待的地方。

关于必胜印刷网
必胜网为印刷行业客户服务的宗旨,致力于专业内容的收集、新闻资讯的发布、技术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为行业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等主导业务。
Copyright(c)2017 Bise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