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刷史研究现状:中国印刷史研究欠缺中国印刷术的起源、发明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至11世纪,我国在印刷技术上发生了一次革命,13世纪后逐渐衰落,20世纪后期重新崛起,完成了第二次印刷技术革命。系统地研究这个发展过程及其内在规律,既是一项大型文化工程,又是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可惜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并未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仅有民间团体和部分专家断断续续地进行。1999年,面对中韩学者关于印刷术发明权的激烈论战,相关部门虽曾提出了《中国印刷术起源、发明与发展研究》的立项报告。但是后来却因种种原因该项目未能被启动。而韩国则早已将印刷术的发明和印刷史的研究、展示、外宣等一体纳入国家项目,集举国专家学者之力,提供资金、文献和技术支撑,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进行工作,并游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部分官员为之宣传发声。
时至今日,10年过去了,我国印刷文物的发掘和印刷史的研究仍然停滞不前。仅有少数专家分散做些零碎的研究工作。几位学养较深的知名专家年事已高,一些学术价值较高的文献久藏深闺人未识,专家们难窥真容。这种状况,同印刷术的故乡和重新崛起的国家地位极不相称,让长期致力于印刷史研究的老一辈学者感到失望,也让有志于此的中青年专家望而却步。
建议:重新为《中国印刷术起源、发明与发展研究》课题立项魏志刚、武文祥、何远裕当年都曾为拟订上述申请立项报告并为争取批准落实而参与具体工作,虽年事已高,但都呼吁重新启动《中国印刷术起源、发明与发展研究》课题并提出以下建议:
按照立项要求和程序,在新闻出版总署直接领导下商请相关部委重新拟订关于《中国印刷术起源、发明与发展研究》课题的立项申请报告。
系统地研究中国印刷术的起源、发明与发展是一项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大型软科学工程。制定总体规划,设计系统课题,选择重点项目,挖掘鉴别文物,考据历史文献,攻坚关键难点,分析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型案例或典型细节等,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厚古重今”、“史论融合”的方法;坚持“大气谦和”、“海纳百川”的精神;坚持“和而不同”、“换位思考”的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