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从大珠三角印刷业的发展思考重庆印刷业
2007-01-22 10:00  ???:1796

  为发展重庆印刷产业提供新思维、新理念,重庆市印刷协会组织了23个单位的63名印刷管理干部,国有民营企业老总和技术、业务骨干赴广州、深圳、香港考察,先后实地参观考察了"第十一届华南国际印刷博览会"、美资舒尔物德包装印刷(广东)公司、中华商务印刷(广东)公司、劲嘉包装公司和中华商务印刷(香港)总部,考察期间笔者和广州、深圳、香港印刷界人士交流,又和重庆市印刷代表团成员交换意见,达成共识。 
   

        重庆地处中西部结合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直辖以来,印刷业有了长足进步,但和全国先进地区相比,特别和大珠三角印刷业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印刷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直辖市很不相称;重庆市印刷企业有1484家,其中书刊印刷企业204家,包装印刷327家,其它商业印刷953 家。80%以上均属小型企业,100人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不足20%,2003年重庆印刷工业总产值仅30亿元人民币,和全国先进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就是和长江三角洲印刷产值达100亿元人民币的温州市相比,还差一大截;重复建设多,品种单一,劳动生产率低下,低档次印刷过剩,高档印刷能力不足,这些就是  重庆印刷业总体概况。
  

       重庆市印刷业发展滞后,有历史的沉淀,也有现实二元经济的制约,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我国经济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据有关权威机构预测, 2001~2010年经济潜在增长速度可达7.0%~7.9%。这个速度大大超过美国、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重庆市自直辖以来,国民经济增长很快,每年增幅平均在7.5%以上;2003年实现生产总值225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4%。2004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大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49.72 亿元,增幅达12.2%,创直辖季度增长新高。这样的经济大环境,给重庆印刷业带来巨大发展商机。
  

        以上情况不难看出,重庆印刷必将迎来一个旺盛的发展期,业界人士也充满信心,但是要实现重庆印刷业的腾飞,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产业发展离不开三大要素:政府政策支持;金融环境支持;高新技术支持。
  

        (1) 政府政策支持
        中国仍属于转型期的市场经济,政府职能的实质就是以市场手段调节经济运行中缺位或无效的职能,产业发展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在市场调节不到位的情况下,人们寄希望于政府行使公共权力作宏观调控,如以政策倾斜,企业准入门槛等方式规范企业行为,按照"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规范经营"的道路发展。
  

        (2) 金融环境支持
        重庆市民营企业大多数非常弱小,根据《新闻出版署关于印刷企业"十五"后指导意见》"以优势企业为龙头,通过吸引外资,以联合、兼并、股份制方式对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可是,企业联合兼并不是像1+1=2那样简单。企业结合必然通过技术改造、制度创新-系列复杂过程,其中最主要的是改革资金。这就需要政府的扶持、引导、出台相关政策。重庆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融资经验值得借鉴。高新区成立之初,由财政投入100万元资金成立了渝高公司,采取滚动式开发,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等多种方式,为企业筹措资金。
        另一个融资方法是吸引外资,重庆市这几年经济发展很快,许多外商看好这块市场,只是印刷这块受青睐的外商不多,如果政府或行业协会出面牵线搭桥,一定会筑巢引凤,为重庆印刷行业引进所需要的发展资金。在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管理方法,组织结构和企业体制,设立一个外资企业。
  

         (3) 高新技术支持
        重庆市印刷行业除少数国有和较大型民营企业外,大多处于原始积累阶段,设备落后,管理粗放。重庆要提高印刷产业档次,必须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道路。
        重庆市有许多企业办得好的,如华林印务、科情印务、金雅迪印务等,追溯它们的发展历程,无不是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道路。他们的成功,不打价格战,而是凭借先进的技术优势和服务,如金雅迪印务公司的印刷价格普遍比其它公司高出50%~100%,这说明要占领市场必先占领技术高地,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