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女,1957年11月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1982年1月毕业于陕西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获机械学学士学位。现任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印刷工程学科带头人。主要学术兼职有全国印刷工业印刷机械行业协会信息传播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印刷工业印刷机械行业协会产品质量标准委员会委员、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刷机械配套产品工作组顾问,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张海燕同志从1984年11月调入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从事印刷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25年来如一日,热爱我国印刷教育事业,工作务实肯干,勇于开拓创新。先后主讲本科生《印刷机设计与计算》等8门课程,主讲研究生《高等机构学》等3门课程。 2007年度获西安理工大学“教学名师”称号,2005年度获“优秀教师”称号,1990年和1992年两次获“教书育人”称号。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主持企业委托横向科研课题3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自动平压平模切机工作特性的应用研究”项目获2007年度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三等奖,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现代印刷机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项目获2008年度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教材11本,其中正式出版教材4本,独著的《印刷机设计》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获教育部颁发的2007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主持完成“印刷机原理与结构”课程建设,2009年获陕西省级精品课程。1998年获得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至今指导的研究生中已毕业的47人,在读的研究生21人。
张海燕同志作为印刷工程学科的带头人,注重印刷工程学科理论建设,参与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培养方案和大纲,独编的《印刷机设计》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材,主讲学科的专业学位课《高等机构学》。
张海燕同志自1992年起担任印刷工程系系主任和支部书记工作,为印刷工程的本科生培养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制定教学计划、培养方案、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学科梯队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都付出了艰辛努力,务实求真,使本科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印刷行业中得到广泛的认可,2005年印刷工程专业获得陕西省级“名牌专业”称号 ,印刷包装工程实验中心列入省级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
多年来,张海燕同志对印刷机械的设计理论和应用研究,主持完成《现代印刷机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项目,项目中包括“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和省级与企业委托的课题15项,与上海电气印刷包装机械集团、上海光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河南新机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如皋昌升集团印刷机械有限公司、青岛瑞普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完成“双面胶印机工作性能的研究”、“胶印机自动对应装置的研究”、 “胶印机收纸链条布局的研究” 、“胶印机递纸机构动态特性分析与研究”、 “胶印机输墨系统工作性能的研究”、 “胶印机印刷部件分析研究”、 “胶印机气动离合压机构应用研究”、 “胶印机套准系统的应用研究”、 “印刷过程动态仿真系统” 、 “印刷机运动循环图的测试研究”等多项研究课题,对影响印刷机性能的关键部件进行分析和优化,对制约印刷机水平的主要部件进行研究和创新设计。通过多年的分析和研究,完成印刷机主要机构的仿真分析和参数化软件18套,硬件控制系统2套,给企业的研究报告17篇,公开发表相关高水平论文3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7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现代印刷机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项目获2008年度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获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通过项目的研究将多年的成果汇集,建立了印刷机设计的理论体系,编著了《印刷机设计》一书。
在科研的工作中,先后撰写“胶印机输墨系统设计的计算机仿真研究”、“基于图像处理的单张纸胶印机对角线套准及自动控制系统”、“现代印刷机滚筒转速测试仪”、“卷筒纸纸带跑偏检测与纠正系统”、“中国印刷机械与国外产品主要差距和对策”、“单张纸印刷机收纸不稳的理论分析”、“胶印机滚筒滚动轴承径向游隙的研究计算”、“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印刷机双张检测新方法研究”、“基于无轴试验平台的张力控制系统数学建模与仿真研究”、“胶印机离合压机构的设计与计算”、“无轴传动控制策略及仿真分析”、“印刷机改进型导轨设计与仿真分析”、“墨层厚度与实地密度关系数学建模” 、“印刷设备新型纸张定位系统设计”等60余篇文章,在《包装工程》、《印刷技术》、《今日印刷》、《印刷杂志》、《传感器技术》、《仪器仪表用户》、《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为印刷设备理论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方法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