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材
印版表面的润湿之胶印水墨平衡
2009-02-09 09:33  ???:2872

  二 胶印水墨平衡

  理论上认为:只有当印版空白部分的水膜和图文部分的墨膜,存在着严格的分界线时,油水互不浸润,就达到了胶印的水墨平衡。然而,从胶印水墨传递过程看出:在一个供水供墨循环中,共发生几次水墨的混合和乳化,整个过程是动态的,要保持水相和油相之间严格的分界线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实际印刷过程中,理想的水墨平衡并不存在,胶印的水墨平衡,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油墨乳化是不可避免的。

  胶印油墨乳化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胶印油墨传递所需要的,绝对不乳化的油墨是不能用于胶印印刷的。油墨和润湿液必须是互不相溶的,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却是可混合的,就是说,必须能形成一种微细的水珠分散在油墨中的混合物。水在油墨中的乳化为排除图文部分的润湿液提供了一种途径,否则,印刷品会出现发花现象,相反,不允许微细墨珠在水中分散,这样才能预防空白部分起脏。

  所谓"乳状液"就是一种液体以细小液珠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与它不互溶的液体之中,而"油"与"水"正好是互不相溶的两种物质。若油为分散相,水为分散介质,则形成的乳状液称为"水包油型乳状液"用符号"OMW"来表示。也就是说,油分散在水中。反过来,如果把水分散在油中形成的乳状液就称"油包水型乳状液"用符号"WMO"表示


  
 
  图5-1 乳状液的类型

  "水包油型乳状液"对胶印印刷品的质量及胶印生产的正常进行危害极大,它会使印刷品的空白部分全部起脏,发生水冲现象,并会使墨辊脱墨,油墨无法传递。而经微的"油包水型"乳化油墨,不仅是胶印油墨传递所需要的,而且使油墨黏度略有下降,能改善油墨的流动性,有利于油墨向纸张上转移。但严重的"油包水型"乳化油墨,会使油墨黏度急剧下降,墨丝变短,油墨转移性能变差。同时浸入油墨的润湿液还会腐蚀金属墨辊,在墨辊表面形成亲水层,排斥油墨,造成金属墨辊脱墨。胶印过程中,印版空白部分始终要保持一定厚度的水膜才能使印刷正常进行。印版上水膜的厚度与印版上油墨的含水量有关,水膜愈厚,油墨中的含水量愈大。为了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正常进行,结合印刷过程中水墨传递的规律,胶印水墨平衡的含义应该是:

  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压力下,控制润湿液的供给量和图文的供墨量。使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润湿液的体积分数比例在15%~26%之间,形成轻微的"油包水型"乳化油墨,用最少供液量和印版上的油墨相抗衡。

  所谓用最少的供液量和印版上的油墨相抗衡指的是什么呢?这实质上是说印版上的水膜厚度和墨膜厚度的比值经过红外线检测应为1:2较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