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
报业印刷设备贪大求洋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2008-11-04 09:45  ???:1178

  当前的国内报业,在设备的投入方面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几天不见,印刷厂的同志又到国外买设备去了。很像一些年轻人的手机,三天不见,手机又换了,究竟真是工作需要,还是被卖机器的人忽悠的?报人对该用多大的碗吃饭究竟有没有自己的判断?

  报业的生产设备可以说基本上有三个方面,一是采编方面的设备,主要是电脑软硬件、照相机、录音设备等;二是印刷设备;第三,就是经营方面的设备,主要是发行用的车辆等设备。总体来看,印刷设备是整个报业生产流程中最主要的设备,这些大型的设备不仅分量重体积大,而且价格高,动辄上亿元,且多数要从国外进口,来回的差旅和运输、安装调试耗费的人力财力和时间都是巨大的,但这巨大的投入是否换来了与其相称的产出?这个账真的不好算。  

  我们先从最终的终端――报摊上来看一下,可以说,印刷设备不断地更新换代,但所印出来的报纸却没有跟上步伐同步更新换代。一家报社换了新的印刷设备了,但读者可能感觉不到他们所买的报纸有什么变化,好像并没有更精美多少,也不见印刷快了多少,上摊时间还是时常晚点。如果在印刷的质量和时效上不能有明显的提高和变化,那么,新设备与旧设备的区别又在哪里?难道是为了更新而更新?这就需要报人深思了,为什么设备更新了,但最新的设备却没有产出最好的产品?是什么原因所致?可以肯定地是,这些最新的设备没得到最好地利用,因为再好的设备也要由人来操控,如果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没有相应地提高,还是用操作旧设备的方法来操作新设备,那就好比让开拖拉机的人来开汽车一样,精致的机器仍然难免要出一些次品。有的人不断地换新手机,新手机的功能就是多,但有些功能是不是自己需要的?是不是自己能够操作得了?

  眼下,几乎国内所有的报业集团都建有自己的印刷中心或印务基地,投资多达数十亿元,并且越大的报业集团,其印刷中心的规模也就越大,如广州日报投资15亿元建了印务中心,但仍不满足于原来的印刷优势,又投资数亿元,引进欧洲最新的印刷机,继续提高印刷设备在同行业中的领先水平。看来,各大报社都是把印刷设备当成一种战略制胜武器来用了,就像各大强国纷纷建设自己的核武库一样,可以永远不用,但却不能少,保证需要时自己能有。这样,就必然出现严重的设备闲置和浪费,有的报社的印刷厂印完自己的报纸和几份外报之后,机器就要闲大半天,机器吃不饱,效益就难以提高,与社会上的印刷企业相比,一些报社办的印刷企业效益差很多。但很多报人认为理应如此,很少有人反思一下,在传媒业发展呈现网络化、电子化、环保化的趋势下,如此崇拜设备扩张印刷能力有无必要?未来的世界有没有足够的纸让我们来印?我们对纸张的巨量吞吐能力与时代发展的趋势一致吗?

  在办公环境方面,报业也患上了设备崇拜症,这突出表现在争相盖大楼上。国内报业在经过上世纪90年代初的盖大楼热潮之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盖楼热,有闲钱的要盖,没闲钱的贷款也要盖。十年一个轮回,频率有些快。这与国外的一些知名传媒机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毫不夸张地说,国内报业在硬件设施上大大超过了国外的同行,但做出的产品却远不如人,为何?传媒本来是重文化重精神的产业,现在却形成了重物质轻精神的局面,可叹。

  国内报业中还有一种现象也让人费解。一方面,是印刷设备领全球风气之先,办公大楼“超英赶美”;另一方面,却是一线采编人员的装备很差。

  比如,国外多数报社会给记者配备的一些装备,国内很多报社就没有,有的报社记者外出采访甚至连笔记本电脑也没有,很多情况下,记者只好自己解决,自己买电脑、照相机、录音器材。一些特殊的高危高险环境中要用的采访装备更是没纳入考虑范围,记者去特殊环境采访时只好凭自己的运气和应变能力,能抓回啥算啥。就这就好比打仗,大后方、后勤、总部装备精良,而一线部队、战士装备很差,结局可想而知。 

  设备崇拜,是当前国人的通病,在其他行业也是如此,什么设备都要用最先进的,但由于人的素质没能同步达到最先进,就出现了小脚穿大鞋的情况,不合拍,还是走不快。所以,设备引进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不切实际地“超英赶美”只能自我陶醉,让人看了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