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电子监管码风生水起 印刷企业何去何从?
2008-09-04 10:05  ???:1741

  “原定9月2号开的电子监管码推广会推迟了,想等政策明朗了再开。”9月1日,一家印刷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这个被推迟的会议,由上海印刷行业协会、浦东新区印刷行业协会等筹备,原定由国家质检总局和中信国检的相关负责人讲解电子监管码的相关政策,由电子监管码设备商推介设备,包装印刷和票据印刷方面参与。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推迟的原因,除了《食品安全法(草案)》删除有关电子监管码条款外,还有媒体关于电子监管码的“风风雨雨”。而今年1月和4月,国家质检总局先后公布了两批赋码印刷企业名单。面对这一系列事件,处于下游的印刷企业受到什么影响?笔者就此采访了部分印刷企业。

  业务是否受到影响

  据《每日经济新闻》8月28日报道,《食品安全法(草案)》8月25日删除了食品实施电子监管码的条款后,随后即有上海一家印刷公司向“反垄断第一案”的代理律师咨询向质检总局索赔事宜,因为这家公司采购了200万元左右专用于印刷监管码的设备,“至今一张都没印”。

  业务受到影响的还有一些企业。

  笔者连线几家相关企业,面对“电子监管码印刷受到影响了吗”这个问题,企业有自己的说法。

  “原来一天能接几十个咨询电子监管码业务的电话,现在一个电话都没有了。”9月1日,浙江一家被列入《第二批赋码印刷企业推荐名单》的包装印刷企业老总说。

  天津一家大型票据印刷企业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该公司的一个老客户――一家食品企业,之前连标签带电子监管码一块印的,现在“只印标签不赋码了”,还有一些有印刷电子监管码意向的客户,这几天也表示“往后拖一段时间再说”。

  承接河北国欣种业在包装上印刷监管码业务的安徽省安庆市独秀包装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雷旺松告诉记者,电子监管码业务未受影响。“虽然8月以来没有发展新客户,但老客户也没有停止业务。8月26日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人还来我们企业检查电子监管码印刷业务,说我们做得很好。”

  雷旺松介绍,安庆独秀早在2006年就开始开拓电子监管码业务。“进口美国的设备,前期投入四五百万,到好多企业考察过”。其业务员在全国各地承揽业务,如今已为十几家企业印刷监管码,电子监管码业务已占其总业务的三分之一。其委托企业中既有国欣种业这样被国家质检总局作为推广典型的企业,也有食品等行业的企业。

  企业能否进退自如

  下一步国家质检总局会怎么做?采访中一些已参与电子监管码印制的印刷企业老总发出这样的疑问。

  一旦政策有变动,这些印刷企业能否进退自如?被采访的印刷企业因为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天津一家大型票据印刷企业电子监管码业务最近有所下降,但其负责人看起来进退自如。“企业印监管码也活,不印也活。”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公司前期投入了1000多万元购买了设备准备印制电子监管码,但“即使不做电子监管码业务,还可以做别的业务”。这家企业目前有8套可变数据的印刷设备,可以承接热转印、喷码、贴标等多种方式的监管码印刷业务。

  该负责人表示,“少做点电子监管码的印刷业务,对我们印刷企业不会有太大影响,但人们刚刚树立的防伪和打假意识会受到损害”,因此他希望“国家持续电子监管码这项利国利民的政策”。

  “电子监管码不是我们的主打业务,上不上都没有太大影响”,票证印刷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上海伊利时印刷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刘玮没有太多的担心,“有单就做呗”。刘玮介绍,伊利时“在上海和北京都有工厂”,“设备很先进”。早在2005年,伊利时就开始印制监管码,“因为当时电子监管码的印刷业务量很大,印刷厂都来不及做,有关部门找到我们,考察后认为我们可以印”。

  而浙江一家包装印刷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担心投入无法收回。为了开拓电子监管码业务,该公司购买了价值100多万元的设备,投入了很大人力和精力。他们去年开始做这项业务,原来业务量还挺大,“感觉这个生意还可以”,但没想到近期“轰的一下就下来了”。“如果政策有变动,我们如何收回这些投入?”这位负责人发出这样的疑问。 [next]

  技术瓶颈是否突破

  印刷技术一度成为电子监管码印制实施的瓶颈,也仍然是目前企业特别关注的。某印刷协会专家告诉记者,国家质检总局8月曾向相关印刷协会咨询,希望通过成立专家委员会解决技术问题。

  业内专家称,技术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印刷速度问题,因为电子监管码是可变条码,“连线印刷时喷码设备与印刷机在速度上很难匹配”,喷码设备每分钟印刷六七十米,而电子监管码要求每分钟印刷上百米甚至三四百米。二是喷墨墨水的晾干问题,“印在纸张上还没问题,但如果印在其他承印材料上,墨水如何快速干掉?”三是生产流程问题,因为需要赋码,生产流程将重新规划和安排,“企业产品种类不少,幅面各异,安装多少个喷头合适?”

  对于这些难题,有些企业想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离线操作中同时开启4台赋码设备,勉强跟得上印刷机的速度。”业内专家也表示,技术方面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安庆独秀的雷旺松向记者表示,该公司不但攻克了电子监管码印刷的技术难关,还特地申请了专利,安庆独秀要在塑料包装上用热转印的方式印制监管码,“但塑料的材质有好多种,并且各种材质的附着率不一样,有的印起来快,有的慢”。为此,公司找到中科院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现在电子监管码“拿酒精都擦不掉”。

  北京德记胶粘标签印刷有限公司则发挥专业标签企业优势,研发出集电子监管码、合格证、卫生封口于一体的盖顶封口标签,既履行了监管功能,又节省了合格证及原盖顶卫生垫片材料,大大降低了成本。

  未来是否需要进入

  国家质检总局分别于今年1月和4月公布了两批赋码印刷企业名单,第一批47家,第二批56家,这两批都是质检总局通过各省、市、区的质监局推荐的。今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又委托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和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报送第三批赋码印刷企业名单,“因为协会更专业”。

  记者从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了解到,该协会8月初向质检总局报送了70多家印刷企业名单,现在还没有批下来。

  据了解,一些大型的印刷企业都想进军电子监管码印刷业务,在申报资格上做足了功课。以温州为例,新雅投资有限公司、曙光印业集团有限公司、富康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等知名印刷包装企业都名列第三批申请赋码印刷企业名单。

  这些印刷企业为进军监管码业务做了各种筹划。河北紫光印务有限公司老总告诉记者,公司已投入几十万元购买电子监管码设备,现在又预订了两三百万元的设备,预计于年底开工。据了解,以酒标为主营业务的广东万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则在通盘考虑的基础性上,引进了赋码印刷设备,同时对现有印刷设备进行了改造。浙江新大印刷有限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为药品生产企业提供包装印刷服务,每天有上百万个纸盒出厂,公司负责人前不久也预定了喷码设备。

  “看到很多媒体关于食品安全法草案取消电子监管码条款的报道,不知道这一政策是否会继续,温州很多印刷企业都在等待和观望。”温州一位印刷人在接受记者采访说。

  一位票据印刷行业专家告诉记者,前两批赋码印刷企业名单中有近30家为票据印企,第三批有39家企业报名。“好多票据印刷企业看好这个市场,有的还想补充申报。”这位专家说,并不是所有的票据印企都看好这个市场,印刷电子监管码有风险,其利润也不能和印刷票据相比,所以目前企业就把监管码印刷当作票印业务的补充。

  新闻提示

  ●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起开始推行电子监管码;2007年12月发文要求,从2008年7月1日起,食品等9大类69种产品必须在包装上粘贴或印制监管码后才能上市;今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表示,电子监管码的推行即使有困难,过渡期也不得超过2008年12月31日。

  ●8月3日,《法制日报》报道:8月1日,《反垄断法》正式实施第一天,4家防伪技术企业以国家质检总局利用行政权力推广电子监管网经营业务涉嫌“行政垄断”为由将其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各大媒体将之视为“反垄断第一案”,纷纷对之进行了广泛报道。

  ●8月25日,新华网发出快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正在进行二审的食品安全法草案删除了初审稿中有关监管码的条款和内容,不再规定食品实施监管码制度。

  ●8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首次公开回应电子监管码事件。其官方网站上发布的消息称,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欢迎防伪企业参加电子监管网建设,就媒体关注的质检总局信息中心入股中信国检公司等问题做出了详细解释,并表示“质检总局将与有关部门一道,继续加大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的推进力度,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制度,共同建设一个切实有效、利国利民的电子监管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