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人物
科技“唤醒”古老造纸术
2020-11-13 10:01  ???:73018

  “这种纸产于武夷山一带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清宫早期的漂白竹纸来源,主要集中在闽、赣武夷山南北一带,原料应该是毛竹。”江西省造纸学会副秘书长、研修班特聘老师同时是首届研修班学员的刘洁如说。“清代竹纸的主要产地的确是武夷山南北地区。但从导管型态看,这应是苦竹。”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研究馆员、研修班特聘老师易晓辉取样进行显微观测后补充道,但刘洁如认为,苦竹杆径小,手工制丝漂白相对较困难,或许是当初无意混入。

  围绕着一小枚来自故宫乾隆花园里的珍贵纸样,刘洁如和易晓辉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手工纸实验室里热烈讨论起来。
 
  这是一场奇妙的相聚:10月29日起,来自北京、天津、辽宁、安徽、浙江、四川、重庆共七个省市的20名国家级手工造纸非遗技艺项目的相关传承人和从业者,相聚在中科大承办的第九届中国手工造纸传承与发展研修班。在为期一个月的研修中,他们在专家的带领下,用现代科研和方法的手段,一点一滴还原传统手工纸背后的工艺,追寻千百年来造纸之路上的情感共鸣。
 
  手工纸跨越千年 历久期盼弥新
 
  手工纸,顾名思义是用手工造纸法造出来的纸,自汉代出现后,在我国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千百年来,手工纸在中华大地上衍生出多姿多彩的门类。我们现在可见的泾县宣纸、富阳竹纸、平阳麻笺、傣族白棉纸、陕西楮皮纸、泽雅屏纸等等都是手工纸的杰出代表。
 
  手工纸的主要原料是麻类、树皮、竹子和稻草等纯天然原料,采用纯人工或人工仅加一点非常简单的机械的方法制作而出。随着近代机器制造纸的出现,手工造纸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一些传统的手工纸制造技艺失传或正面临失传。然而,优质手工纸柔软绵韧、耐腐、防蛀、不易褪色等特质,使得其在书画创作、古籍文物修复等领域,仍有着机器纸取代不了的作用。在当下绿色环保的时代主题下,手工纸的天然属性也再次受到了商品包装设计者的青睐。保护和传承手工造纸技艺,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使命。
 
  2008年1月,中科大教授汤书昆牵头的《中国手工纸文库》项目正式开始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手工纸调查研究。2016年6月,首届中国手工造纸传承与发展研修班在中科大开班,拉开了大规模培训手工纸非遗传承人的大幕。自此开始,全国手工造纸非遗技艺项目的相关传承人和从业者们每年都有机会相聚在中科大,集中进行研修。
 
  现代技术赋能 还原制作工艺
 
  在研修班上,手工造纸工艺与材料、手工纸检测分析、工艺新媒体传播、纸工艺设计、国际纸文化创意、非遗生产性保护等领域的多组资深专家被请来,针对学员自身传承发展的问题诉求进行交流。
 
  11月6日,记者走进中科大手工纸实验室,学员们正通过各种精密仪器,测量不同种类手工纸的厚度、质量、紧度、白度、纵横向抗张力以及纤维长宽度等参数。“这些数据跟纸的性能紧密相关。”中科大手工纸研究所副所长陈彪介绍,“通过不断测试比对,我们能够得到手工纸优劣的参照标准,对照这个标准并改进原料配比和生产工艺,就能生产出质量更好的手工纸。”
 
  学员童敏和同伴们正一起剪裁一块雁皮纸,准备测试其抗张强度。这种像绸布一般柔软、有光泽的手工纸,韧度非常好,主要用于修复和绘画。但由于主要原料须从菲律宾进口,导致纸张成本很高。“能不能找到具有相同特性又便宜一点的替代品呢?”小组成员们带着这样的想法钻研起来。
 
  学员纪立芳博士是来自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的一名高级工程师,目前正在参与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和乾隆花园项目中裱糊方面的勘查设计与保护修复工作。“这两个区域古建筑室内裱糊纸张的复原设计已经完成,但具体到纸张材料与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细化,需要向手工纸研究领域的专家求教,这次研修班我们期待相关专家的答疑解惑。”纪立芳说。
 
  养心殿是紫禁城的一组重要建筑,成型于明代嘉靖年间,建成之初即作为皇帝的便殿,这种功能一直延续至清初,康熙皇帝曾在此读书学习,还曾将此处作为制作御用器物的造办处作坊,雍正皇帝继位后始将这里作为寝宫和日常理政的中心且一直延续到清末宣统逊位,是清朝皇帝高度集权下的中心场所,也是游客参观故宫的必去之处。2015年养心殿启动了研究性保护项目。
 
  “从养心殿的室内装修风格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明代和清代是不完全一样的,我们通过勘察看到明代对室内梁柱都采用了油饰彩画的方法进行装饰。但是到了清朝以后,风格就发生了变化,油饰彩画被一种更加儒雅的装饰所取代,那就是糊饰手工纸,有的手工纸是白纸,有的上面还印有不同造型的纹饰和色彩,并且在上面张贴有御笔臣工的书画。体现了当时皇帝的文人审美。我们修缮的时候就要坚持‘最小程度干预’才能把其中的文化完好地保存下来。”纪立芳说。
 
  穿越岁月年轮 焕发新生光华
 
  “当今的顾客们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细,我们得顺应市场需求,才能让手工纸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学员包雷钧说。出生在手工纸经营世家的包雷钧,今年刚20岁出头,但已是新一代手工纸传承人。他告诉记者,自家店里出售的手工纸有几百个品种,以前用于书画的手工纸常见的只有洒金、粉彩等几种,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又新添了鎏金、蜡染等新工艺。
 
  “我们这个研修班的学员来自多行业,既有造纸、用纸的,也有售纸、研究纸的,这样大家就能从多行业维度去探讨手工纸的生产和改进工作。”陈彪说。如古籍修复师,也许只关注用纸,不太关注纸的制作工艺、测试分析、销售及手工纸行业现状等。实际上,纸的制作工艺和纸的性能、用途紧密相关;而测试分析可以知道纸的纤维种类、配比、若干制作工艺、若干性能等;深入了解手工纸的销售及手工纸行业现状,也能更好地了解怎样才能更好地买到合适的修复用纸等等。
 
  本次研修班里20名学员的年龄构成是老中青三代结合,其中有一大半的人是在35岁及以下,这使得研修既兼顾传统又更具有时代前瞻性。除了科研之外,每一届研修班都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过班会、学员论坛,以及课上、课下交流,大家对全国20余省市的手工纸的销售、用途及行业现状有了更直观和详实的了解。
 
  童敏是合肥童寿记花笺手工坊坊主,长期从事字画装裱的经历,让他练就了一手“摸纸识纸”的绝活。这次研修交流让他大开眼界。“以前我以为自己见过的手工纸种类已经足够全面了,但交流之后才发现,原来还有很多种类的纸是我不知道的,如产自泾县的罗纹纸,我就从来没有见过。”童敏说。
 
  研修班请来了许多国内外手工纸及相关专家授课,与学员之间建立起更紧密的合作,并逐渐诞出了一些科研成果。如《林业工程学报》2020年第5期杂志上刊发了题为《原料及制作工艺对富阳竹纸的性能的影响》的文章,那是陈彪等专家与第一届研修班副班长朱中华多轮探讨、对富阳竹纸进行多角度测试分析的成果。
 
  “手工造纸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是因为它能够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当下,我们要做的就是用科技为传统赋能,让手工纸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当代生活,并保持活力,我想这才是传承的最好方式。”陈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