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开幕的前夜,龙城太原已经弥散开一股浓浓的书香之气,还有充满思辩的文气。一些国内出版界顶级大咖、著名作家的到来,也让这个文化底蕴厚重的古都,再添煌煌大气。
9月24日晚,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畅谈他对当下出版企业使命的理解,传统内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和对中南传媒的发展战略布局。
携1100余种新书亮相太原85后90后作品展台“争艳”
记者:中南传媒为本届书博会和山西读者带来了哪些好书?
龚曙光:中南传媒作为“出版湘军”携大批精彩图书而来,其中多部重头作品是首次亮相,我们为爱书之人而来,希望能传递“天下湘书”的魅力。中南传媒现场带来参展、零售的图书共计3000余种,7000余册,新书超过1100种。
在当前“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下,文化出版作为一个创造性行业,没有哪一个时代比现在做原创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这次我们带来了阎真的《活着之上》、余秀华的《摇摇晃晃的人间》等成熟作家的原创文学,同时也为年轻一代的读者献上《我不喜欢这个世界,我只喜欢你》《阿弥陀佛么么哒》等85后、90后作家的火爆畅销书。
应以“催生创造”的能力衡量内容企业的高下
记者:在太原书博会上,中南传媒首次公开展示自己新的广告语——“催生创造,致力分享”。这背后有什么深意?
龚曙光:一个公司的广告语,代表了它在一个历史时期的使命,和它对自身价值观的张扬。之所以将其变更为“催生创造,致力分享”,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提出,出版战线要坚持“三个第一位”,把内容建设放在第一位,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出好书放在第一位。推进原创正是实现三个第一位的基础性工作。
作为一个文化产业集团、一个内容产品公司,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催生最好的作家和作品。衡量一个内容企业的高下,应该把“催生创造”的能力放在首位。“催生创造”是出版企业的最高境界。正是基于此,中南传媒才从关注介质品种的多少,转而关注文化产业最核心的使命和价值实现。
我们为什么不用“传播”“发行”,而是“分享”呢?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对所有好东西的传播和接受,已到了一种新境界。我们的“分享”,是一个全方位的分享,既是产品的分享,也是产品所获得利益的分享;既是渠道建设的要求,也是价值观上的要求。第一,中南传媒要为读者提供值得分享的内容;第二,中南传媒愿意创造更多的平台和渠道,把自己的产品通畅地提供给大家分享;第三,这个分享不仅是作品、中南传媒创造的社会价值,还包括创造的经济价值,因为不仅要面对受众、用户,还要面对投资人。这是中南传媒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对传统读者、传统受众和现代用户,以及对投资人的一个基本承诺。
晋军是一支文学劲旅
记者:我们注意到中南传媒对山西的作家挺感兴趣,比如曹乃谦。是怎样结缘的?有什么故事可以分享?
龚曙光:在以省份来划分的作家群体中,晋军是一支文学劲旅。所以我们跟山西作家的交道由来已久,不只是从曹乃谦开始。与山西作家的结缘,并达成深度合作,这其中既有必然,也有偶然。“必然”是因为中南传媒始终关注文学的原创性,始终对于优秀作家给予持续的关注和服务,也是因为我们在这样一个领域,在原创小说、原创文学领域,拥有了一个比较高的知名度,或者说拥有了比较大的出版量,在业界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曹乃谦是一位很有实力的作家,他对于三晋大地的理解,是植根在土地之上的,全部来自生活深处,这是我们所看重的。他是用本色的眼睛去看本色的土地和本色的人生,所以他的小说是完全本色的。这一点也是曹乃谦区别于很多作家的地方。好的作家找到好的出版平台,这是必然的。说“偶然”,作家群体的个性极强,现在曹乃谦的很多作品由我们来出,也有偶然因素,一方面我们对曹乃谦的作品特别看重,当然也有曹乃谦对我们的看重和信任。
山西是片能催生好作家、催生好作品的沃土,我们对山西好作家的服务,不始于曹乃谦,也不止于曹乃谦,相信有更多的山西作家会被我们发现。
从传统出版企业向新型出版传媒企业转型
记者: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之路,中南传媒怎么走,怎么突围?
龚曙光:这么些年,我们所做的工作,一直是推动一个传统出版企业向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出版传媒企业转型。在转型的探索上,起初我们和其他国家的传统出版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开始有了差距。我们明显看到,有些欧美传统出版企业的转型发展得更好。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认为传统出版企业没能成功转型,是因为传统出版企业没有技术基因、没有互联网基因。而培生、爱思唯尔的成功案例表明:“互联网+传统出版资源”的转型之路是可以走通的。转型的方式,就中南传媒而言,其实也不能简单地归于哪一类,我现在要求自己旗下的企业,不同性质的企业走不同的道路。传统的出版社,拥有内容资源的单位,肯定走的是“资源+互联网”的转型模式;而以技术、以互联网核心要素创立的公司,肯定是“互联网+资源”。
从《快乐老人报》介入老年产业
记者:现在业界和外界纷纷看衰纸媒,中南传媒却创办了《快乐老人报》,发行成绩斐然。但从战略上来讲,这似乎并不是创办老人报的全部和最终目的,而只是一个开端?中南传媒看重的,是不是老年产业这块巨大的“蛋糕”?
龚曙光:为什么《快乐老人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期发行量达到近200万份?这取决于报纸定位,是为拥有一定知识的老人办报,倡导“人生永不落幕”的价值观。《快乐老人报》能在这么快成功,是因为找准了中国老人的“痛点”,尤其是找准了拥有一定知识的老人的“痛点”。
每一个企业都会根据自己拥有的资源选择进入老年产业的道路。中南传媒拥有做资讯的人才和经验,肯定选择首先从做媒体切入。我们创办了《快乐老人报》之后,还创办了枫网、《活过100岁》健康杂志、美时美刻国际旅行社、快乐人生出版事务所和老人生活馆,通过这些布局大家能看出来,都是以资讯提供为切入口,围绕着提供精神需求的产品再来做服务。但这只是中南传媒进入老年产业的开端,我们已经把这些分属不同媒体平台的用户数据进行积聚,形成老年产业的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找准用户,然后开始精准提供我们针对老年人群的更多服务。
从做资讯、做媒体、提供阅读开始,介入老年产业,先做媒体,再做实体,用轻资产去介入老龄资讯、健康和娱乐业,这是已经定下的一个基本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