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视点
变革时代印刷行业媒体的专业化之路探索
2006-01-24 09:46  ???:2655
      连联合全国演艺精英的春节联欢晚会每到年底时都会发出众口难调的感慨,何况我们孤军奋战的印刷行业的媒体。面对着“又红又专”的专业读者群,能调制好这杯羹实属不易。但是作为这部分媒体中的一分子,我们自己还得和自己较劲,不仅要做下去,还要做的更好、更专业化,这条专业化探索之路走到了什么阶段、怎么走?这个问题也是这篇文章诞生的初衷和想要去探讨的愿望。

  现在的印刷行业媒体就好像是一个有着旺盛朝气的年轻生命,一直被时间推着,不顾一切的去开拓前面的未知,却从未回过头整理自己成长历程中走过的每一步,因此不妨在这个商业化浮躁而不断变革的年代抚平心绪将我们印刷行业内的媒体自己的点点滴滴做一个回顾。这对今后有指导意义,毕竟这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代表着国家印刷行业的发展与走向。

  印刷行业媒体所属背景介绍

  (一)背景一:中国媒体现状

  深入分析研究中国四大媒体的现状与趋向,使新闻从业人员对未来能有一个清醒而客观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下,中国新闻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广播、电视,改革的力度与深度都是以往任何年代所不可比拟的,网络近10年的发展速度也令世人惊叹,这对中国乃至世界传媒传播新秩序与新格局的建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发展基础。当然,身处其中的印刷行业媒体也在进行着蜕变和升华。

  与此同时,中国传媒在传播内容、方式等方面,也有了许多根本性的转变。日本新闻界对中国媒体的评价可以以最快和最简洁的方式看出我们国家媒体的转变和发展,他们将其归纳为13个方面: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总结式为进行式;变工作式为信息式;变指导式为服务式;变计划报道式为市场竞争式;变向下灌输式为上下结合式;变主观组织式为客观反映式;变大轰大闹式为启发诱导式;变板块式为交叉式;变被动坐等式为主动出击式;变内向式为内外结合式;变长篇大论式为短小精悍式;变单调式为多色调式。此评介虽不算精确、全面,但尚属客观、中肯。

  (二)背景二:中国出版业现状

  1、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不断完善,我国出版业以较快的速度在发展。目前,出版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正处于一个转型的关键发展时期。从硬环境来看,即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角度,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导致了电脑、多媒体技术和交互式信息网络的迅速普及,开创了一个知识信息传输的电子化时代。我国出版行业以激光照排系统为基础,出版工作流程已经告别了"铅与火",向脱离"笔和纸"的"手工劳动"状态,实行书稿编辑业务计算机化的方向迈进。管理的同步进化也是至关重要的,出版业的内部管理,如发行管理、财务管理等也已计算机化;出版发行信息的传输也随着"全国新华书店出版物发行信息网络"的建成而呈现网络化的趋势。

  软环境角度,包括国家对科教的重视以及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居民的消费取向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等因素,使出版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对出版物的需求将日趋增多,而且多样化。作为智力型、资源性产品的出版物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将使出版业所拥有的市场份额和获利潜力逐年增大。同时,国家新闻出版署制定了《新闻出版业2000年及2010年发展规划》,要求到2010年新闻出版业的整体素质要有明显提高,要保持新闻出版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相适应。

  2、改制

  目前,出版业几乎所有试点改制单位的手中,都有一份国务院的红头文件,里面将改制的重要目的描述为转变机制。实际贯彻中,集合多种成分的报业、广播影视业、出版业集团开始发挥整体效益。中国传媒界的集团化改革始于2001年,几年来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共组建集团78家,其中,报业集团39家,广播影视集团15家,电影集团6家,出版集团11家,发行集团6家,期刊集团1家。集团致力于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产,规模化发展,壮大了实力,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推动了媒体改革进程。 

  当然摸着石头过河总比隔岸观火有建设性的多,商业化、市场化的过程中,习惯了手把手走路的印刷媒体也不得不和其他出版同行等一起在被放手后蹒跚学步。面临着风风火火改制的命运,就印刷及包装行业媒体而言,处在了一个分水岭――专业化道路是否走顺的前提下“另辟新径”走产业化道路的可行性究竟有多大?初见成效者是否具有长期性,对行业的发展是否有利?沿袭苏联的出版体制能否按原计划时间改造完成?垄断资源获得的利润繁华背后的改制能够独立自主的走多远?谁又来监管转制以后的文化产业?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分析以致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是想说在这个环境下任何一个出版系统都不会例外,中国印刷集团就是其中一例。在没有确定的结论之前,探索和效仿是现在主要的模式。但只要想前进就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这个转变带来的结果,去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虽然我们还尚未看清优劣在其中的比重孰轻孰重。

  媒体、出版大气候下印刷行业媒体的生存状态

  令人目不暇接和措手不及的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着中国的印刷行业。但是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着,印刷制品不仅没有被取代,而且使得印刷以及印刷品更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毛主席对文化事业 “百花齐放”的期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体现。作为媒体的一个,怎么生存、发展是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文字的表述毕竟是抽象的,实践中,中国媒体和出版的现状以及转变会为印刷行业媒体带来怎样新的命题?怎样迈出其在专业化道路上的步伐呢?

  (一)行业媒体和行业的关系

  简单说二者的关系就如同一个“生物链”,印刷行业媒体受制于所反映区域的印刷技术的发展状况,而媒体的传播和启蒙作用又是以带动、引导行业发展为己任,这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制约和促进的关系。勿庸置疑,印刷技术的突飞猛进对表现这个技术的媒体的发展产生很强的促进作用,虽然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尚处于起步期。当然,在笔者对媒体知之甚少并对印刷略懂皮毛的短浅目光所及范围内,试图通过实践中的感受作为主线,作为引导实际工作的感悟,来表达自己的一知半解。但是又有哪个真理不是来源于实践的需要和领悟呢?行业发展需要有勇于吃螃蟹的人。媒体的发展时至今日,也不单纯只是起到宣传的作用。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说:“以鲜明的观点反映深刻的启蒙时代,是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责任。”无论深刻也好,肤浅也罢,客观反映之外的是在启蒙时代媒体的启蒙作用。其带领精神消费和行业发展导向的作用,也正是媒体的终结任务。对于其他领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入到印刷及包装行业的媒体,哪个媒体能够站出来笃信的说对印刷及包装行业能够起到启蒙作用呢?这是专业化道路上所必然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障碍。

  但是传播文化信息的印刷行业,不能就依此类推的说是文化信息技术前沿的行业。印刷作为一个行业来说只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任何一个行业的机械技术的发展或者在历史车轮中的推进都是没有分别的,只是它的载体是文化信息,区别仅限与此。有的只是不同于其他行业的责任感,因此同时也赋予了它的媒体需要具备与生俱来的同样的行业责任感。

  (二)以刊物、网络两大主要类别分析

  目前我国印刷、包装期刊(包括公开发行期刊和内部资料)约有50余种,新兴的网络媒体更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总的形势良好。在新世纪、新形势下,肩负的责任重大,既然没有参照物就只有依靠自己的双脚来踏出一条路,努力提高自己才能适应需求,印刷及包装媒体也采取了一些尝试与对策在试图寻求着变数中胜的定数。诸如媒体采取与印刷科普联席会议制度的形式对相互之间的促进作用究竟如何?加强对自身的定位准确度中,怎样树立更加鲜明的特色?可读性内容和效益挂钩的合理配置?如何紧跟形势展开丰富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广告收入标准如何合理化,能达到既调动积极性、又能够避免恶性竞争,维护行业的利益?对此,大家都在努力的不断的循序渐进的展开着探索。不同的媒体方式也有着各自的运营模式。

  如何创收?如何在之前讲到的改制和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前行?如何在自负盈亏的形势下创利?经济运营模式的探索?管理模式的转变!时代特点的渗透!探寻什么样的?下面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来详细说明特定的印刷行业的自我发展状况。

  刊物:

  刚实行完改制后隶属于中国印刷集团的印刷技术杂志社属于杂志刊物中的典型案例。其下的三本杂志《印刷技术》、《数码印刷》、《印刷经理人》,都是行业内较有影响力的杂志。成功不是偶然的。背靠中国印刷技术研究所、中国印刷集团,有着获得第一手资料的便利和经济后盾。经营和管理模式上采取主要领导岗位都是专业印刷及包装学科毕业出身以市场为主导和先导,用市场杠杆调控内容走向。其内容在行业媒体中也有指导和借鉴作用。依靠自己的能力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达到了盈利的目的。机制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对它的在短期内尚未看到大的波动的影响。而同样分属于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和中国印刷物资总公司的《中国印刷》、《中国印刷物资商情》两家国字号媒体则逊色了很多,有传言,《印刷技术》杂志社将对这两家国字号媒体进行合并,形成一统江湖的局面。

  香港、台湾地区的印刷行业媒体也发展的有声有色,尤其香港,标有“香港制造”印刷品似乎就是代表着品质,在这样行业发展环境中的印刷媒体自然“有话要说”,《香港印艺学会月刊》、《印刷资源》、《香港印刷》等等媒体都为表达本地与世界印刷关系提供了“讲话”的平台。

  网络:

  网络媒体是此处着重提及的案例分析。尤其在2000~2001年网络泡沫之后。专业性网站经过大浪淘沙去伪存真,其设立、变动、发展沿着市场需求变更发展,新生代也不断涌现,印刷及包装领域同样不例外。有依托大型的门户网站生存的行业网站,比如慧聪,已经逐步成为一个跨媒体的综合性大平台,新闻发布、邮件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还有游戏,集于一身。印刷行业为其中的一分子,与门户网站中的其他行业频道相依存,在以点击率为第一评判标准的今天,相互链接对增加点击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门户网站的优势。同时以为行业人士免费发放《慧聪商情》提供所需产品及厂家讯息的方式获得广告利润的同时还帮公司建网站。另有一类为有影响力的印刷商业公司创办的网络媒体,具代表性的有中华商务有限公司的必胜网,“出身名门”,强大的背景和专业的制作为信息的搜集带来便利的条件单纯的印刷包装专业网站,为行业的宣传和发展讯息服务。再者就是独立的印刷网站,如大中华印艺网,无论在行业的口碑、影响力还是在实际的点击率上都是行业中的佼佼者。

  我国的网络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岂止是可以用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词语概括的,但是产业化的过程中网站的运营暴露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很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网站创收一般走三条路。最主要是想从资本市场上拿到回报。第二条路,大家往宽带上走。虽然是业务方向,实际上还是把创收赌注押在未来。第三条路,在网站现在主要的经营业务上找到盈利的模式, 当然这里包括信息产品的有偿服务和电子商务业务。印刷行业的网络媒体也在其中摸索。

  网络媒体似乎认为出纸媒体网刊是一条不错的互补之路,许多网络媒体纷纷推出自己的纸媒体形式,并通过吸引纸媒体广告来获取一定的市场推广和收入来源,又折回了传统的形式。

  联合!是一种壮大的途径。互联网经过风风雨雨之后需要和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行业媒体联盟,这是适应多元化的需要。

  (三)我们的深入分析有吗?

  就印刷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的状况而言,如何提高整体素质也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之一。媒体通过传播起到科普作用就被提到了日程上。中央及有关部门非常重视科普工作,要与中国科协实施的西部科普工程结合起来发展我国的印刷行业。重要的是,当前,要把印刷专家,高等院校的学生,印刷、包装期刊的编辑组织起来,形成一支科普队伍。印刷科普不但面向业界,还要面向社会。有关期刊应当设置面向青少年的栏目。

  普及性的解决有待各方配合,深入化的分析则依赖媒体人对行业的认识和责任感。那我们印刷及包装行业媒体的深入分析在哪里?怎样深化我们的分析?我们的启蒙作用做的怎么样呢?

  如今深入的技术专题性分析,主要也是以市场为导向,广告为指导的,对此大家心照不宣。任何行为都是以产业化道路上的利润为指南针的。怎么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是我们行业、甚至于任何行业性媒体所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所谓的“深度报道(采访),对业内比较成功的企业或高级管理层就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进行专访,深刻挖掘,详实报道。同时对行业起到导向作用。”能够真正的走的多深入、多远呢?即使是行业中专业的媒体制作的专刊性刊物,也是在市场引导下产生的,它能达到什么样的深入?它对行业是否有引导和启蒙作用?在深入程度这点上印刷行业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距不可同日而语,我国的印刷行业媒体和国外的专业化运作媒体又是相去甚远的。时间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不断的挖掘、静下心来思考才能脱离盲目的追随,回归到实质,才能热爱印刷,真正的进入到印刷行业的本相当中去。

  正像一句广告词说的那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自己进步的同时,大家都在进步,不断的完善自己是面对激烈竞争采取的最积极的手段!

  (四)“权威媒体”到底有多权威?

  如何能够游刃有余的游走于技术和媒体之间,做一位将二者结合的专业的庖丁,想必是每个印刷行业媒体人的愿望与初衷,但是困难就像存在那么真实。以现今印刷和包装行业媒体而言,中国印刷集团和包装集团下属媒体是行业媒体中的领头羊,与传统媒体中的人民日报等此类的权威媒体相比,印刷行业的媒体还处于婴儿期,需要效仿、学习和改善很多方面,并强化自己媒体的权威性。媒体的权威性不同,对投稿的付费方式都不同,这供稿方付费、收稿方付费等等,究竟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能够说明市场的渴求度、供需度。

  网络媒体方面,比如初期成立的传统媒体支持的网站,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等为代表,它们的权威性是有目共睹的。像这样的媒体和网站,我们印刷行业中是否存在呢?就目前来说,这不是个问题,而是肯定句。

  (五)印刷媒体人

  在专业化道路上还有一个大家都不愿意面对的问题,由于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导致需要从业人员大都有专业背景,但是无媒体理论素养,这难道不是限制行业媒体进步的一个瓶颈性问题吗?(当然,除少数阳春白雪外。)大家也都在这条道路上努力改变和探索着,以求得在有深厚的专业技术理论的基础上能够逐步的深化和掌握传播、编辑的媒体知识,将两者合而为一,有理论基础作为指导,才能够进步的更快、走的更远。

       尾声

  相比较而言,无论从发展的时间上还是理论知识的根基上,印刷行业的专业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汇总的作用就在于此,将以上所说综合之后得出集团化道路上的专业化道路怎么走?从这几个方面我们看到需要适应和合理化管理以及有效的运营模式的同时,作为媒体要从根本上完善自己的落脚点还是内容,增强可读性、深入的挖掘深度,增强媒体的评论和引导、启蒙作用是发展我们的行业和完善媒体自身的关键。这不是势单力薄的个体能够做成的,需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还要有强制性措施和政策的支持和扶助。或许集团化改革是迈出的试探性的一步。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软环境。

  同时,文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印刷人今后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寻求答案。希望能够通过发问和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业界同仁的思考,就达到了本文抛砖引玉的初衷,有人也将媒体比喻成“尖刀上的舞者”,在成就自己的成功与业绩的同时也想影响印刷业。在风口浪尖上歌且舞。

  由于本文作者经验有限,只代表一家之言,请“敏感多情者”勿不请自入、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