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选购
三种发展模式助力印刷机械设备转型升级
2014-03-18 15:46  ???:2575

  目前,传统的印刷业正经历转型之困,下游印刷企业以模式转变、服务创新为重,促使上游的设备和器材制造商们也体验着转型带来的阵痛。纵观国内外众多印刷设备器材供应商的转型之路,主要呈现出了从传统走向数字、从国内走向国际、从线下交易走向线上多元发展三种发展模式。

  向数字转型:携手开创融合之美

  模式特点:数字印刷前景不可小觑,这引导着传统高端印机制造商开始与数码印刷设备企业进行融合。从擅长的长版印刷向短版数字印刷拓展,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商务印刷及包装印刷市场。这股传统数字的风潮正席卷全球。

  未来数字印刷和传统印刷方式将长期互补,这在业内已经达成共识。既然长期共存,何不双管齐下?传统印机制造商们没有摆出原先印刷老大的架势,而是纷纷向杰出的数字印刷设备制造商抛出橄榄枝。这在业内四年一届的风向标展会德国杜塞尔多夫举办的德鲁巴2012展会上可以初见端倪。人们都记得班尼兰达在展会上推出纳米数字印刷机时的轰动,由此还掀起了一阵签约狂潮,小森、海德堡等国际传统印机巨头纷纷与其展开合作。近期这股热潮还在继续,国际知名企业中富士、柯尼卡美能达、利优比、三菱等公司纷纷传出重组合作的消息,国内老牌胶印机制造厂商威海印机也于去年年底高调宣布生产数字印刷机。

  除此之外,传统设备器材商们向数字转型的方向也同样是百花齐放。纸电池是天津长荣印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自公司上市后一直致力于研发的高新技术。董事长李莉就曾向记者展示过利用纸电池提供能源的儿童发声书。既环保又突破了传统电池形状所限,为设计师的创意插上了技术的翅膀。

  数字印刷市场虽火,仍需制造商们冷静分析局势。正如中国印刷设备及器材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陆长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当印刷企业在设备选型采购上举棋不定,特别是对大额投资陷入困惑时,传统装备制造商应据此有的放矢地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产品发展战略,令企业无后顾之忧。

  向海外进军: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

  模式特点:中国制造正在世界印刷舞台上逐渐占有一席之地,走出去是一种状态,过程却可以多种多样。纵观国内器材制造商走出去的方式,有借助资本整合布局海外者,有通过产品创新布局海外者,有引进人才布局海外者借助形式多样的突围手段,中国制造正在国际印刷舞台上崛起,正能量正汇聚成势。

  近年,进行海外拓展对于国内印刷机械制造企业来说并不是稀奇事,其中两大案例被人们津津乐道,一是上海电气印刷包装机械集团收购轮转机制造国际知名企业美国高斯,二是辽宁大族冠华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胶印机百年老号制造企业日本筱原。走出去并成为世界知名企业的买家,其中不仅包含着国内制造企业壮大的寓意,还蕴藏着同行业内部、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文化互相渗透的必然趋势。

  借助国外知名企业已有技术和所在国家的市场基础,这种走出国门的方式需要资本上的大手笔投入,很多企业是有心无力。引进有着海外市场人脉的海龟人才也是企业正在选择的一种方式。近年正在迅速崛起的印后设备供应企业深圳精密达机械有限公司就是该类代表企业,去年11月深圳精密达引入了有着德国印后制造企业多年管理经验的业内知名经理人何勇,这正是其走出国门、布局世界的重要一步。

  不光是印刷机械,国内耗材供应商们也不甘示弱。上海新星印刷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毛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2013年上海新星在国内橡皮布市场中所占份额已经超过了日本一家知名企业。据徐毛清介绍,上海新星也经历过一段坎坷的走出去之路——有过已经谈好但对方违约的经历,有过最初对涉外相关法律知识不熟悉导致收购流产的遗憾经历,有过开始时盲目自信想自力更生结果发现时机并不成熟的经历。这些经历激发了我们的斗志,我们不信就得依赖外国企业才能制造出好的橡皮布!但是这些经历也令徐毛清有了清醒的认识:客观事实是,光有激情是不行的,有过硬的产品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