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模式
没有镁光灯,没有华丽的宣言,一个普通的交接仪式之后,中国印机史上的重要一幕却就此开启。2002年1月,上海电气集团与晨兴集团联手收购“申请民事再生”的国际知名胶印机制造企业日本秋山。看似简单平常的资产重组举动,其实是对中国印机企业探索借力途径的另一种诠释:通过直接收购外资企业,解决核心技术的问题。对渴求先进技术的中国企业而言,秋山模式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摹本。
秋山模式同样得到了业界的认同,采访中不止一位专家向我们恳言,秋山案例值得多写几笔。“没有花太多的钱,又可以学习对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并利用国内的市场谋求进一步的发展。”业界一位人士对此颇为赞许。
众所周知,制造业突破的关键是核心技术领先。合资企业风险虽小,但“与巨人牵手,却不一定能成为巨人。”在输入什么、生产什么方面,外资控股方掌握着绝对的发言权和主导权。核心技术牢牢地控制在外方手中,“无法消化、吸收”,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企业自主品牌日渐式微。轿车制造业便是前车之鉴,放眼望去,满大街跑的几乎全是外国的牌子,中国的自主品牌却没有几个。
引资模式可能带来的种种弊端,有识之士看在眼里。既然请进来的模式存在问题,走出去情况又会怎样呢?
作为秋山收购的直接操作者之一,胡雄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收购秋山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光华的快速发展。按照他的说法,要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间的差距,必须全面、系统、有步骤地对国际先进技术进行引进与消化。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在本行业内同时拥有几个国际知名品牌,比大家在一个落后封闭的小圈子里争第一要强得多。”一位老总的肺腑之言道出了印机人的心声。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在许多人眼中,这个话题似乎显得很是遥远,尤其当这个话题落在印机业头上的时候。“二三十年的差距,你进步别人进步得更快”,“学生还没做好,怎么可能去当老师”等等,类似的质疑还有很多。
诚然,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有太多的事情都令人悲观。国产多色胶印机的研制经过了漫长的20年,历尽周折,方修成正果。国人的心情也从彼时的无限期待转为了此时的无限感叹。
印机设备出口量的激增,一度让人们看见了曙光。然而细细考量,出口的产品多集中于模切机、小胶印机等技术含量低的产品,真正的大型设备却鲜有惠顾。
一位老总甚至建议记者跟踪一下国产印机企业专利技术的申请情况。“中国的印刷机械专利许多都是外国人申请的,而自己申请的那部分大多都为实用新型,而非发明专利”。
时时在学习,但仍处处技不如人。印机企业面临的困惑与无助不过是众多制造企业现状的一个缩影。
然而我们却不能把这些看似无法逾越的差距的存在当作随波逐流、放弃努力的借口。因为一旦有了借口,轿车产业拉美化的今天或许就是中国印机业的明天:丧失自主品牌,成为国际巨头的代工车间。
我们应该要做的是正视差距。
先让我们来看看勇敢者的经验。远一点,如韩国现代。与大多数印机企业一样,知名的汽车制造商韩国现代亦起步于引进和模仿,不过它并没有因此停止自主开发,而是寓“创”于“仿”,“仿”“创”结合,最终使现代品牌在强手如林的汽车世界占有了一席之地。近一点,如空调压缩机制造商上海海立,10年合资,完成了从承接外方技术到超越外方品牌的嬗变,其产销规模排名世界第三。
差距意味着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方向。韩国现代、海立们已遭遇的是中国印机业正在经历的,而它们的今天或许也能成为印机业的明天。
有了这样的心态,于是我们就能看到印机企业在技术突破道路上做出的种种尝试:由请进来―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智力,到走出去―海外并购;由自主研发到借力提升;由单纯的模仿到自主创新,多项技术从无到有。企业的实践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印机业的发展。
学习、消化、吸收、创新,看似老生常谈的8个字其实是印机企业摆脱制造现状,迈向更高层次的最精确表述。
在技术的突破道路上,没有终南捷径,适用的即为有用。道理很简单,即便把最先进的技术拿到中国,如果没有相匹配的消化、吸收能力,再先进的技术也发挥不了作用。引资合作也是一样。
“不用贪大、贪新、贪全”,合适的便是最好的。当然在适用的前提下,如果能上升到更高的境界自然最好不过,即由单纯地满足市场发展到有目的地引导市场。产用结合,双管齐下,或许,印机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速度还能因此走得更快。
在技术的突破道路上,还有一点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由重视不足导致的差距。
比如对研发的投入。在印机行业,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3%~4%及以上的厂商几乎屈指可数,多数企业仍游走于此线之下。而这个数字在国际厂商那里一般都是10%以上。
再比如上文提到的专利技术。据了解,有的企业发展至今,拥有的专利技术仍然停留于一位数。对于动辄专利逾千的国际厂商来说,这个数字近乎无法想像。
没有人能永远地领先,也没有人会永远地落后。我们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超越。只是得一点点来,“需要时间,可能是很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