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轴装书籍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盛行于公元一世纪以后的几百年。 在公元创五世纪与简策装盛行的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又开始把文字写在缣帛上,这就是帛书。缣帛质地柔软轻便,可以折叠或卷成卷,比笨重的简策轻便的多,面积小、易存放。缣帛书可根据文章的长短、图画所需幅画大小,任意剪裁成不同的尺寸,写完一章或一节,卷成卷谓之一卷。现代“卷”的称谓即源出于此。湖南长沙楚国墓葬出土文物中就有缣帛书,幅面约30厘米×1米,墨书900余字,帛书四周还画自多色神物图案。新疆楼兰的遗址等地,也曾发现过一些缣帛书。 尽管缣帛书比简策有了进步。但是缣帛要折叠保存,对查阅极为不便,后用圆形木棍粘结在缣帛的一端,阅时摊平,阅后将其卷成一卷轴,这就形成了卷轴装的书籍了。现存世弄上最早的有确切出版日期的、我国印刷(木刻版)和装帧的《金刚经》一书,就是采用的卷轴装形式。这部书出版于公元868年的唐朝,幅面长(横幅) 1丈4尺、宽(横幅的高)1尺,其印刷之精致,装帧之美观大方,图文并茂均为历史之空前,足见当时卷轴装制作技术水平之高超。此书原藏于我国甘肃千佛山,现存于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 公元一世纪末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改革和发明了新的造纸方法以后,纸的生产量扩大,并逐步普及起来。《后双书·蔡伦传》(卷一八)载:“伦字敬仲,桂阳人。…… 自古书契,我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乃造意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以为纸。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奏上云。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放天下咸称蔡侯纸。”蔡伦的功劳在于用便宜易得的植物纤维代替贵重稀缺的丝质原料制造出可以书写文字的纸张。虽然如此,可是当时的统治者并未充分推广利用,写书仍用简、牍或缣帛。直到公元三世纪以后,才渐渐被采用。父元四世纪,东晋皇帝下令说:“古者无纸故用简,今诸用简者,宜以黄纸代之。”从此以后纸才代替了笨重的简策和昂贵的缣帛制书。而卷轴装的装帧工艺也因此而发展得越来越考究,并逐渐形成了卷、轴、轴头、漂、带等专有分工与称谓。 卷。所用材料奇纸和缣(丝织品)两种。一种是用纸或缣直授书写、粘上木轴后成为一卷;另一种将丝织品与纸裱在一起(一般均先书后裱),粘轴后成一卷。其规格可依书写的长短任意裁之。卷的长度(书的宽)最多可达四十尺(古尺的一尺约240mm左右)。而纸的长度当时只有二尺(约410~ 490mm),所以文字若多,文章若长,就要将数张纸粘连在一起。收藏时仍卷成一卷。当时纸的宽度大多是一尺,即约 240mm左右,所以书的宽度(即书的高)就有了一定的限制。卷轴形式是帛书的继续发展,厚纸不经裱托连接起即可成卷。裱托工艺在晋代就有了,但工艺技术水平还不理想。卷的末端用木棍做支撑轴心,从正向右卷成一卷,如同简策从左向右卷成一束一样。 轴。装在卷的末端,当作卷的轴心、支撑纸张或缣帛,使其平整挺括,便于阅读。轴的材料以木为王(极少用竹)。最初只用一般简单的木棍,圆柱形。后发展得极为考究,如露在卷外面的木轴又配上轴头;轴头的材料有牙料、珊瑚、紫檀等珍贵质材镶饰,从而区别卷轴书的品级、卷次、名称与内容。人们可以通过易见的轴头区别名称与卷次,查阅十分方便。轴头的使用给后来书籍的书背字奠定了直础。 漂。对木轴粘包的空白部分的称呼。漂如同现代书的衬纸一般。上漂(竖幅)或前漂(横幅)的规格较宽,下漂或后漂规格较窄。其作用有二:一为保护卷上的图文不易被卷起时损坏;二是为装饰版面。当卷轴书打开后,整个幅面显露出天头空白部分(即上漂部分)大于(宽于)地脚空白。现代我国书籍的排版形式,仍保留着这种民族传统习惯。 带。在漂(上或前漂)的两端(称漂根)系有丝织物细条称带,与漂合在一起称漂带。其作用一是装饰卷轴以带分卷;二是阅后卷起用带扎捆卷轴,以便保存而不散开。 卷轴装书前后使用了近900年,直到现在还保存着这种形式,所不同的是这种装法已成为一种艺术品、装饰品、收藏品,供人们欣赏,或作为礼物相互赠送。随着印刷术的出现与发展,以及纸张的变革,人们又感到卷轴书的不便,到了公元八世纪来经拆装、旋风装书籍应运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