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与小批量生产是当前商业领域中两个重要的视角。从客户群体的服务与用户特性的角度来看,订单可以被划分为个性化和共性化两大类。而在订单规模方面,则可以将订单细分为大批量和小批量。对于经营者的视角而言,印包业务的订单形态逐渐趋向于小批量与个性化。
理解小批量、个性化
小批量实则是一种常规订单的特殊形式,反映出十年间印刷行业从“少批多量”到“多批少量”的转变,这背后体现了品牌客户对终端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重视。
回溯至2010年前后,消费电子行业的订单便开始呈现出小批量的趋势。随着电商平台及品牌的崛起,新兴品牌为提升品牌传播力,需要专属的印刷和包装服务,这自然推动了小批量订单数量的增加。
此外,95后年轻群体,作为强调品牌因素的消费群体,即使订单量不大,也愿意为品牌定制个性化包装或营销用品,使得订单的个性化趋势愈发明显。
深圳云创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初期便进行了大量关于如何挖掘个性化需求及探索个性化定制市场的尝试。这些尝试包括纺织品定制、手机壳定制等,但发现不同年代的用户和消费者对商品定制的理解程度和需求程度存在差异。
就目前而言,C端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仍属于小众市场,尚未成为主流需求。
然而,淘宝和拼多多等平台在定制化领域拥有巨大的流量基础和配套资源,虽定制体验有待提升,但依然吸引了许多同行企业成为其商家或供应链企业。
选择合理的生产模式
当前,业内关于小批量和个性化的讨论主要聚焦在商业印刷领域的订单情况,多来自商务或数字印刷领域的从业者。对于大多数包装企业而言,大小订单并存是常态,只是二者的占比关系在逐年变化。
小批量订单并非新市场、新大陆,面对这一趋势,不同类型的企业基于自身的设备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这些措施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制造基因和客户基础。如何高效、低成本地完成小批量订单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数字印刷刚进入行业视线时,人们会对比传统印刷机的起印量和数字印刷的开机成本。但近年来,这种对比逐渐变得模糊,数字印刷在某些领域变得更加可行,更贴近订单需求。现在,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数字印刷,不仅考虑订单量级,还包括设备操作的便捷性、机长培养的难易程度以及交付的灵活性和时间成本。
当前,在商业和广告印刷领域,数字印刷设备的占比逐渐增加,但仍未达到完全颠覆传统印刷的状态。在包装印刷领域,数字印刷更多是一种补充或细分赛道的选择。
裕同云创在满足B端客户的个性化印刷需求方面,采用了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协同的方式,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匹配,并注重多种技术手段的应用。在纯个性化印刷领域,软硬件的结合是关键。需要注意的是,硬件设备与软件应充分结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多项需求。数字印刷设备操作人员的培养及生产管理更加便捷,这客观上降低了管理难度和人力成本,减少了因人员波动带来的品质风险和管理风险。
尽管数字印刷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但片面强调数字印刷解决一切的观点并不全面。从实战角度看,对于规模型企业来说,选择胶印、数字印刷甚至是柔版印刷混合运营也是一种有效的应对之道。
未来发展趋势
个性化定制订单的爆发并非偶然,它基于消费者日益增强的自我意识和审美能力。然而,满足小群体需求才是个性化的主流形式,而真正的市场是品类的个性化。
品牌客户为降低市场风险,需根据群体特征进一步细分需求,将单一产品转变为更多种类。传统企业面对小批量订单的趋势变化及数字印刷的兴起,需考虑如何更好地引导传统客户接受新趋势。传统胶印设备和生产方式并非不能应对当前趋势,但实际上很多小批量订单仍是在常规传统模式下生产出来的。但这也意味着,许多小批量订单并未完全满足客户的交付要求,可能是被动地接受现实。
当前,小批量订单已经是常态化,这也是值得利用的市场机会。具有一定规模的传统企业也需要考虑这种趋势变化,以及如何更好地引导传统客户接受数字印刷。传统企业的胶印设备和生产方式并非不能应对现在的趋势,我认为市场中的一大半小批量订单都是在常规传统模式下生产出来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意味着很多小批量订单并不是在客户完全满意的情况下实现交付,可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现实。
在真实的生活和印刷包装圈中,细微的变化不断发生,但当我们回望过去,会发现行业已经发生了许多不可逆的趋势转变。对于个体经营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关注当下能做些什么,如何让企业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取得更好的发展。对于印刷包装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关注大趋势不如关注客户在哪里。根据真实的需求和业务情况、订单情况配置好软硬件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