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必胜印刷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赋能效应将进一步释放

时间:2021-02-03 来源:赛迪智库

摘  要: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遭受全面冲击,生产、投资和贸易大幅收缩,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剧。我国数字经济逆势而上,数据要素战略资源地位不断提高,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

关键词: 数字经济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遭受全面冲击,生产、投资和贸易大幅收缩,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剧。我国数字经济逆势而上,数据要素战略资源地位不断提高,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展望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红利将进一步释放,向数据流通服务创新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更深层次融合、数字基建全面推进、新业态新模式日益成熟、治理数字化更加务实、数字贸易水平进一步提升等方向迈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21年形势基本判断
 
  (一)技术创新和场景融合“双轮驱动”,数字经济红利将进一步释放,赋能经济加速复苏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以技术创新驱动数字产业快速发展,以业态和模式创新赋能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对冲疫情、平抑风险的经济“压舱石”。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8.2%、14.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5.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1%,各项增长表现超过其他产业同期水平,在全国经济由负转正中的牵引作用凸显。同时,数字技术与医疗、教育、交通、零售、制造业等各行业深度融合按下“快进键”,智慧课堂、协同办公全面普及,“云问诊”“云会展”“云旅游”纷纷上线,网络直播、共享员工等个人就业新形态不断涌现。
 
  展望2021年,我国基础软件、高端芯片、核心元器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投入将持续加大,数据赋能效应与技术乘数效应相叠加,将推动以要素共融、资源共享、价值共创为核心的应用场景创新走向深入,加速产业要素裂变、融合、重构,引爆数字经济一个又一个新的增长点,为国内经济复苏提供持续动力。
 
  (二)公共领域和重点行业“双向发力”,数据流通服务创新将大量兴起,数据要素市场领先优势争夺将日益激烈
 
  2020年,中央明确提出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各地纷纷把着力点放在促进数据流通交易。与上一轮建设热潮相比,各大数据交易中心的建设模式正逐步从政府主导向政企合作转变,发展重心从交易数据向搭建数据共享、多方计算、利益分享的数据可信交换空间,支撑数据资源汇聚、资产管理、质量治理、价值流转、产品交易等更多平台服务能力转变。
 
  展望2021年,越来越多的大数据交易中心将通过政府建机制、企业搭平台的方式,率先在公共领域以及金融、电信、医疗、人工智能等行业领域开展试点,探索基于可信数据交换空间的数据流通交易模式。同时,大数据交易中心也将成为数据要素市场机制探索的“试验田”,在数据确权登记、价值评估、质量治理、定价交易、标准合约等规则确立和推广方面开展系统性试验,抢占流通交易市场规则主导权。
 
  (三)国企改革和中小企业数字化“携手并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将持续深入,数字强链稳链成为重要方向
 
  2020年,受疫情倒逼和政策拉动影响,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觉醒,更加积极地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模式,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向纵深拓展。
 
  展望2021年,各类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将以数据为驱动、以平台为支撑,推动生产服务消费各环节、线上线下应用场景以及传统工艺与新兴业态的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赋能效应将进一步释放。同时,国有企业将发挥产业链整合优势,依托数字化平台进一步打通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促进全渠道、全链路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引导中小企业上平台、用数据、变模式、转业务,逐步形成产业链高效协同、供应链柔性配置、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
 
  (四)地方特色化和区域一体化“共同施策”,数字基建将全面推进,数字产业集群“基底”将加快形成
 
  2020年,各地政府基于自身优势产业,立足区域一体化发展需求,持续加大“数字基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同时,围绕推进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区域均把加快“数字基建”一体化布局作为“先手棋”,夯实区域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基础。
 
  展望2021年,以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基建”将从投资期加快向建设运营期迈进,在区域一体化战略引导下,各地政府将立足“数字基建”纵深推进,补充、优化、延伸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数字产业链,为构建梯次分明、分工明确、相互衔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提供坚实支撑。
 
  (五)服务供给和数字消费“两端发力”,新业态新模式将走向成熟,人工智能应用将成发展主导
 
  2020年,疫情造成长期的居家隔离、社交疏离,触发了全民数字化生存新机制。在需求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充分结合赋予了智能终端更加实时精准的服务能力,人们日益习惯在数字空间进行消费、娱乐和社交,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远程办公、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数字消费新需求。在供给端,线上服务从家政、外卖、快递、房屋中介等“单一服务随需供给”的低附加值环节向教育、医疗、办公、娱乐等“场景式服务多元化供给”的高附加值环节深入拓展。以无人工厂、无人仓库、无人机巡逻、无人配送、无人超市、无人KTV等为代表的“无人经济”活力迸发,广泛深入生产、物流、零售、娱乐等领域,引领生产消费迈向数据智能、人机协同新阶段。
 
  2021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迭代成熟,无人应用、在线服务所渗透的行业领域将进一步拓展,传统行业与智能技术碰撞产生的新业态新模式“火花”将不断涌现,为消费者带来更智能的交互终端、更丰富的内容资源、更有趣的场景体验,为生产者提供更智慧的生产决策、更精准的流程控制、更低廉的人力和资源成本。
 
  (六)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协同并进,治理数字化平台将趋于统一,“构脑育智”成为重要命题
 
  2020年,为破解疫情造成的线上线下指挥调度不顺畅、重大公共安全应急联防联控难实现等问题,各地着眼于打通数据融通的渠道和机制,加快推动支撑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平台载体集约化整合。
 
  展望2021年,将有更多地方致力于打造统一集约的“城市大脑”平台,基于政务数据整合共享进一步推进各领域数据的汇聚、融合和治理,通过平台数据、技术、工具的逐步丰富,不断强化软件定义、灵活配置、按需调用、安全可靠的“城市智脑”能力,赋能政府管理、城市治理、民生服务、行业应用等各类场景建设。
 
  三个问题值得关注
 
  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同质化趋势明显,资金、人才等关键资源争夺加剧不平衡发展。当前,各地纷纷把数字经济作为“十四五”时期谋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但由于缺少统筹规划和分工协同,大多数地方在产业方向、政策设计、项目建设等方面的举措和路径相似,特色和亮点不足。
 
  企业经营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加,数字经济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面对当前需求更多元、产品迭代更快的市场,企业经营诉求已从便捷准入向政策宣贯、精准补贴、市场对接、包容创新等方向转变,而部分现行政策扶持精准度不高、奖励兑现较慢、“刚性兑现”不足等问题亟待进一步优化。
 
  数字平台垄断可能阻碍市场创新,平台自治、数据垄断等监管难点亟待突破。当前,随着数字平台规模的不断扩大,平台对资本、流量、技术、数据等资源掌控力逐步增强,“大数据杀熟”“二选一”等利用算法规制用户现象频出,平台对于用户行为、企业运作、市场运营等的自治规则话语权日益升级。
 
  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协同发展顶层设计。一是聚焦新基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治理、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数字贸易等发展主题,支持探索立足地方产业基础、彰显区域特色优势的数字经济发展有效路径。二是结合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支持组建区域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推进小组,打造数字经济区域发展高地。三是聚焦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命脉的数字产业实施全国统筹和相对集中布局。
 
  持续推进数字经济政策服务手段创新。一是深化数字技术在问题研判、政策设计、落地实施、政务服务中的应用,主动精准施策,提高服务效能。二是完善重大政策和专项基金的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提高决策水平。三是支持有能力的地区和研究机构研究发布数字经济相关业态指数,为企业战略制定、市场拓展等提供指引。
 
  构建公平透明高效的多元协同监管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字平台实行差别化监管、精准施策。加强数字技术在平台治理与监管中的应用,提高监管效率、创新监管模式。遵循平台经济的发展规律,明确互联网服务模式的监管范围,优化业态治理方式。
 
  统筹推进、分类施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支持各地制定统筹投资计划,明确“数字基建”涉及各领域投资重点和次序。另一方面,对“数字基建”不同领域实施不同发展策略。
关键词:数字经济 
热点排行
柯尼卡美能达黑白新品bizhub PRO 1200产品报告

革新化黑白数字印刷系统——拥有更全面的综…[详细]

上海紫光预推出数字喷墨印刷机PM520

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将在2011年11月举办的…[详细]

杭州东城图像公司推出热敏CTP和UV-CTP

近日,杭州东城图像技术有限公司重拳出击,…[详细]

大族冠华新推GH794四色商务印刷机亮相全印展

第四届中国(上海)全印展于11月14日隆重召开…[详细]

美企业推出新概念UV-LED喷墨丝网印刷机

据来自美国wxow网站的消息,丝网印刷机厂商…[详细]

柯尼卡美能达bizhub PRESS C7000/C6000产品报

2011年8月5日,柯尼卡美能达在北京展出了其…[详细]

更多知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