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创造产业升级契机
 
“用工荒”是一个“伪问题”,其实质是就业的结构性错位。随着中国经济的悄然变化,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干体力活的现状……使得“用工荒”呈愈演愈烈的态势,也在逼迫着企业升级换代。目前,缺工已经不仅仅是珠三角、长三角,而是全国性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印刷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008年~2010年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必胜百科
  民工慌指民工短缺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并尤其在春节时期尤为明显。其所反映出都可概括为结构性短缺。[详情]
 
 “用工荒”原因分析
 
 

原因一:订单多为短期,很多人处于观望中

目前珠三角绝大多数企业的订单都是一个季度的短期订单,而在往年总是在年初就已下了全年的订单,对于目前这种用人的火爆究竟能维持到什么时候,很多人并没有多大把握,当然也包括来找工作的劳工。

 

原因二:经济回暖存忧,有工有波动

现在珠三角经济确实是在回暖,但是这种回暖却存在很多隐忧,不仅出口不理想,目前作为GDP重要指标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也不理想,这种状况为企业用工埋下隐患,对于企业,不确定性为招工带来难处;对于民工,也不愿意冒险。

 

原因三:年轻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现在的年轻劳工,家里大多有钱了,这些人不太愿出远门,都窝在近一点的家乡打临时工。所以年轻人越来越少,而年纪大一点的劳动力又不能适应快节奏的工作方式,总体上造成了劳工荒这种现状。

 

原因四:观念改变

与上世纪的农民工只求挣钱养家糊口相比,新一代农民工更想通过打工融入城市,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健康、尊严、休息权利等等成为他们的重要追求。忽视农民工群体的这些变化,一厢情愿地沿用老方式用工,必然造成工人频繁“跳槽”和大量流失,出现“民工荒”现象。

 

原因五:本土企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政策的社会效应逐渐开始凸显,原来是劳务输出地的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势头也十分强劲,并且和东部地区发展初期类似。农民工面对东部沿海与自家门口的选择,在家门口打工显然更为适合他们。

 

原因六:本土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也有相当竞争力

在四川,打工所赚收入已和东部沿海相差无几。由于灾后重建而产生的建筑业工人的缺口更是惊人,有不少原本在沿海的确从事制造业的打工者都回到老家改行从事建筑。据调查,一般人月薪为两三千,技术工人月薪可达四五千。

 
 
 印刷业中“用工荒”的解决措施
 
 

上海:

“用工荒” 印刷等企业缺口超50%
 
  2011年2月20日,上海举办一场大规模的招聘会,一共有81家企业缺口3000多人。
 

浙江:

印刷企业努力破解“用工荒”
 
  浙江一些企业通过提高员工收入和福利、充分尊重员工,在普遍缺工的情况下,化险为夷。
 

企业转型:

迫使部分印企加快技术革新步伐
 
  持续的“用工荒”正在另一方面形成倒逼机制,让企业不得不加快转型升级,
 
 
 

员工抱团:

助企业劈开用工荒的荆棘
 
  在强调产品和技术的同时,企业需有效建设具凝聚力的企业文化,这会成为企业出奇制胜的法宝。
 

提升员工技术水平:

荒的不是“人”是“技术”
 
  印刷企业从年前一直排到了年后,很多企业为此新进了印刷设备,但随着而来就是工作人员的不足。
 

创造良好健康的环境:

印刷车间环境恶劣或为“用工荒”诱因
 
  现今大陆大部分地区还都是中小型印刷企业,它们的印刷车间环境的确惹人堪忧。
 
 
 
 印刷业内声音:解破“用工荒”
 
 
    专家:谈中国用工荒与产业内迁
保证农民工的供应,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工没有后顾之忧的在沿海城市 安家立业;另一个就是东南沿海工厂内迁到河南、贵州等劳动力大省,让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
 
    专家:提4点对策应对印企用工荒
印刷企业求解“用工荒”难题 业内行家提出4点对策为企业提供用工指导。
 
    杨广锐:选择“数码印刷”有效规避用工荒
在谈到数码印刷对于广东印刷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时,将焦点指向了“数码印刷”,他认为可以预见,未来数码印刷设备的装机容量将会增长,并且这是有效规避用工荒的选择。
 
 
 
  必胜声音:印刷企业应对“用工荒”的解决之道  

“用工荒”是最近一个出镜率非常高的词汇,无论是在广东还是在北京,大喊“用工荒”的企业不在少数,难道现在社会真的是已经发展到劳动力匮乏的阶段了吗?未必!不要忘记,中国拥有超过13亿的总人口,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实际是远远超过市场需求的,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企业在喊“用工荒”呢?在这里我们不妨从印刷企业入手,做个分析。

 
  必胜声音:“用工荒”到底为哪般?  
往年的人才交易市场人头攒动,企业忙着招人,工人忙着应聘,可是今年招不到工消息却漫天飞扬。有人说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与劳动强度不成正比的低廉工资,对农民工越来越没有吸引力,农民工走出农村被动接受企业单向挑选,到如今开始挑工作、看待遇,这种变局的出现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遭遇的一个关口,也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