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印刷业商会成立于1939年,至今已70年。创会时的宗旨:“以联络同业感情,注意商业道德,劳资合作,本互助之精神,谋同业之利益,及印刷事业之改进发展”,一直是本会的使命。
历届理事长:李一谔先生、何渭泉先生、黄肇强先生、叶裕彬先生、何家铿先生、李德荣先生以及现任理事长杨金溪先生,一直联同各界当选的理监事,通力合作,努力不懈,继往开来,不断创新,与时并进,一直担当政府、业界和公众之间的桥梁角色,积极为行业谋求福祉,使香港印刷业在世界印刷市场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国内和海外得到广泛认同。
香港的印刷业已过百年历史,印刷同业向来擅于发挥弹性求变的求生技能,并发挥团结的精神,能够适应市场的各种变化。每当提及香港印刷业的发展,总不得不提及成立近七十年,随着行业成长的香港印刷业商会;作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印刷业组织,商会真正能够凝聚同行业的力量,推动行业的发展。印刷业在香港历史悠久,同业向来默默耕耘,一直在香港社会的发展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这大趋势下,印刷业以就业人数和企业数目来说,多年来一直是香港制造业之首。     >>more

1980-1989<<

  1983年,该会联保部经行政局批准成为保险公司。1985年,该会成功主办“第三届世界印刷大会”。1986年6月,黄启强获选为董事长,并提出理事长任期不能超过3届。同年制定了“印刷业标准承印行规”。   >>more

1990-1999<<

  1991年,叶裕彬先生接任理事长,先后组团访问世界各地;同时组织各类研讨会。为着中国印刷博物馆的筹建,热心发动募捐。1997年,何家铿先生获选为理事长。1999年庆祝成立60周年。    >>more

2000-2009<<

  2000年成立“印刷科技研究中心”。2003年,李德荣接任理事长。2004年庆祝创会65载。2005年,与工会、学院、学会等机构成立“印刷媒体专业人员协会”。     >>more

  香港的印刷以出口为主,近二十年内,很多厂家将生产线北移,形成了香港负责承接业务,由珠三角加工的“前店后厂”合作模式。凭借香港在市场营销、资讯传递和物资供应等方面的强项,以及珠三角地区在生产成本上的优势,持续推动引领中国印刷产业的不断发展。
纵使很多厂家选择北上,但仍有不少印刷同业愿意将业务留在香港,因为本地印刷品的需求还是很大,厂家可以迅速应付、支持各行业的印刷业务需要。众所周知,不同行业皆需要印刷服务,印刷业是服务各行各业的,而且与社会上的工业、贸易、教育、文化等多个范畴紧紧连系起来。印刷业也是辅助其他行业增值、提升竞争力的“无名英雄”,例如优质的产品配上印刷精美的包装盒,会令人爱不释手,正如出色的演员也需要优秀的化妆师和服装师的配合,使人印象深刻的造型能够令演出效果更加理想。由此可见,香港的印刷界市场仍有不少生存、发展的空间。
环保这个课题是全球各地政府的焦点,香港特区政府也不例外,近几年推出许多环保法例及措施以改善污染问题,现今的印刷业采用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资讯技术,属低污染的城市型文化产业,许多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等都是印刷强国,当地政府视印刷业为城市工业。因此,香港印刷厂并不受环保法例影响,仍能在本土立足。近来,商会更与香港特区环保署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作,鼓励推进清洁生产,让走在环保城市工业前列的印刷企业更进一步运用绿色印刷,减少能源消耗,并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形象和竞争力。

 

向政府反映行业诉求,为同业谋求福祉

  香港印刷商会一直是政府与业界之间的桥梁,理监事经常与有关政府会面,也透过在各种大型论坛上演讲、发表文章、接受传媒访问等途径,积极反映行业情况和诉求,争取权益。
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港商到内地设厂,本会早已跟内地的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建立互信关系。近年,因国内一些不利的政策因素,加上经济大环境转坏,港资印刷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正所谓孤掌难鸣,个别企业的声音始终很微弱,因此本会已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各级主管部门的联系,表达业界意见,同时增加与印刷同业的交流,分析形式,共谋对策。

  成立多个委员会,配合行业及会务发展

  香港印刷商会为配合行业发展的需要,更多元化和有效的拓展会务,近年成立了多个委员会。

青年委员会

为了令本会经历70年仍保持长青,持续茁壮成长,服务业界,本会十分重视培育年轻的一代的接班人,使薪火相传。2004年6月,“青年委员会”正式成立,欢迎45岁以下的印刷管理人加入,参与商会事务,推动印刷业发展。

社会关注委员会

印刷界需要就社会发生的重要事物作出适时的回应,有见及此,本会在2005年底成立“社会关注委员会”,有苏华森副理事长担任召集人,协助同业多关心和参与社会事务、增加社会人士对印刷业界认识、透过公益活动,回馈社会。

供应链委员会

几年前,内地政府打算增加机器的进口税和增值税;新措施一旦落实,势必削弱香港以及中国印刷业的竞争优势。商会因此多次去信国家出版总署等部门表达意见,“供应链委员会”亦随成立,加强商会与印刷器材及物料供应商沟通。

注重行业培训,支持资历架构

  印刷业界齐心推动行业发展的例子有很多,支持政府的资力架构是其中之一。资历架构鼓励持续进修,终身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这正好与香港印刷商会致力提升人力资源质素吻合。本会理监事除了成为教育局“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的主席及委员之外,也全力向同业介绍资历架构。当时的教统局曾为本行业举行咨询简介会,共吸引了百多位印刷同业出席,显示业界对资历架构的关注。
为配合资历架构的推出,协助印刷从业员取得获广泛认可的专业资格,2005年6月,商会联同香港印刷业工会、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香港印艺学会、香港出版总会及香港出版学会,一齐发起成立“印刷媒体专业人员协会”(即IPP),积极招收会员,争取成为资历架构的评审机构之一。香港印刷商会、工会,以及IPP曾派出代表,在立法会的法案委员会上踊跃发言,向议员表达了印刷界一致支持资力架构的立场,期望印刷业可以成为推行资历架构的首批行业。
资历架构已于2008年6月正式推行,印刷业是首批参与的三个行业之一。除了鼓励从业员积极参与“过往资历认可”机制,让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获得正式确认外,商会积极支持教育局相关工作,在这机制正式推行前,已经就其运作及具体安排进行多次讨论,及后更全力协助推动该机制的实施。

 

中华印制大奖,推广印艺寻商机

  两岸四地的印刷业各巨优势,内地印制能力很强,成本较低;香港与台湾精品印制技术水平高,企业管理先进;香港与澳门具有从事国际中介服务的丰富经验,这些都引起了国际印刷品采购商的密切关注。形式的发展需要构建一个平台,以弘扬中华文明,开辟心得市场商机,推动中国印刷走向国际化,“中华印制大奖”(China Print Awards)因此应运而生。
自2006年起,首届“中华印制大奖”由两岸四地四个印刷组织——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香港印刷业商会、台湾区印刷机器材料工业同业工会、澳门印刷业商会联合主办。大奖不仅仅是评奖与颁奖,不单单是荣誉与奖杯,而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向海内外印刷品采购商展示和推荐大中华地区的印刷精品,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印刷企业的印制能力和水准,让国际印刷品采购商与两岸四地印刷企业充分交流与合作,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争取更多的海外订单。换句话说,荣誉与商机共存,“中华印制大奖”不单旨在提高印刷质量和印制水准,也在建立世界印刷基地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推广环保业环保形象,介绍清洁生产

  商会一方面把握各种机会,宣传推广印刷业的环保形象,改变外间以为印刷业是“黑手党”的错误理解,致力向公众建立印刷业环保、高新科技、与时并进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商会也承担社会责任,着力推广环保,并积极向业界及公众介绍印刷业的环保产品、服务及生产流程。这些推广环保的活动,商会成功起了带头的作用,其他业内组织和刊物都相继支持和响应。
近年,环保署积极改善空气质素,立法规管印刷油墨的VOC排放。立法之前,本会对此深表关注,其实油墨的VOC含量并不高,恐防规管措施过严会对业界带来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也希望印刷界能为环保出一分力。所以,本会有多位理监事及会员代表加入了环保工作小组,近两年内不断与该署紧密联系,进行讨论和样本测试。本会还先后举行过两次咨询会,都得到了同业的积极参与和回应。经过本会的努力争取,终于与环保署达成了共识,这条轨例无须要求本地生产和入口的油墨加上标签,但油墨的生产商和进口商有责任确保生产和输入的油墨,VOC含量不会超过规例的限制,并且每年向政府部门提交有关产品上一年的销售报告,这是业界普遍能接受的安排。2007年,《空气污染管制VOC规例》正式生效。

刊物报道行业动态,资讯紧贴市场步伐

  香港印刷业商会自1939年创会之时已创办《印刷会刊》,历史悠久,近年革新为《香港印刷》,仍然以非牟利形式运作,为免费派发的月刊,纸张、油墨等物料供应以至印刷,都有赖本会理监事及会员赞助支持,旨在服务业界。自出版以来,从读者的积极反应和广告客户的踊跃支持可见,《香港印刷》已赢得良好口碑。
2004年,本会成功将有六十年历史的《印刷会刊》进行大改革,并改名为《香港印刷》双月刊,逢双月出版。2005年8月,本会出版了集设计(D-Design)、印刷(P=Printing)、创意(I=Idea)为主题的双月刊——《DPI》,透过潮流文化与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带出印刷、设计及出版的点点讯息,让普罗大众及业内人士加深对这些行业的了解从而在工作上取得更大的方便,在生活上更添乐趣。
为加强刊物内容,报道更快、更新、更准确的资讯,增加与社会、行业和读者的联系,自2007年8月起,《香港印刷》与《DPI》合二为一,并以月刊的形式出版,全由商会进行制作。革新之后,内容更加丰富,更紧贴行业动态,并且报道客观;不单着力报道影响行业的新政策和措施,反映业内经营情况的各种变化,还透过厂家专访,让读者增进对同业的认识,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心得。
此外,本会与东莞主办大型午餐会及研讨会后,即出版《大珠三角如何发展成为世界印刷中心》特刊;同年,为庆祝65周年,出版周年特刊以作纪念。2007年本会主办“第五界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之后,出版了《印刷业与高新科技》特刊,报道会议上的精彩内容。

 

推动业界关心社会,同业慷慨解囊共享善举

  香港印刷业商会关心与参与社会事务,并就业界或社会发生的重要事情,作适时的回映。
数年前,有见非典型肺炎(SARS)突然爆发,迅速发起组织“抗击非典大联盟”,万一有联盟成员的生产受到疫症的影响,其他成员就拨出部分生产力加以协助,合力为大家的全球客户准时付货。联盟特别为此召开记者招待会,邀得工商及科技局唐英年局长、香港工业总会两位副主席梁君彦先生及丁午寿议员出席,向公众表明香港印刷业为客户提供及时、优质和专业的服务决心;并于全球四大书展之一的美国书展(BOOK EXPO OF AMERICA,BEA)举行期间,向外发放这个消息,海外客户都十分欣赏香港业界这次互惠互助的行动,2006年,鉴于禽流感再次对全球各国造成威胁,本会除了向会员寄发《防备流感大流行锦囊》,呼吁业界防患于未然之外,还欢迎厂家加入“抗疫大联盟”为新会员。
正所谓“施比受更有福”,本会过去积极带领同业参与公益活动,帮忙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士,例如曾多次发起印刷界募捐活动,并得到同业的积极回应。

维持劳资关系融洽

  早于1947年,香港印刷业商会与香港印刷业工会已签订了顾及劳资双方权益的劳资协约,及至1980年代,双方本着互谅互让和坦诚的精神,对劳资协约的内容再作修订,并于1991年在劳工处处长的见证下进行签署仪式。商会和工会在多年的努力下,印刷界保持着良好的劳资关系。
直至今日,劳工处、商会和工会的三方小组定期举行会议,讨论印刷业的劳资情况、就业前景和促进劳资关系的方法,商会和工会也不时联络沟通。过去五年,双方仍切实履行协约,互相尊重。目前,印刷业仍然是雇员人数最多的制造业,印刷业达至融洽的劳资关系,对行业的发展和整体社会的稳定,都起了积极作用。

每月例会监事会商讨,促进行业凝聚力

  香港印刷业商会每月都召开常务理事会议及理监事联系会议,商讨会务,并就行业的最新发展和面对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意见,共商对策,继而采取适时的行动,为业界谋求福祉。

组织考察活动,开拓视野和市场

过去5年,香港印刷业商会举办了各种适切会员需要的考察团,踏足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同业开阔视野,掌握最新行业资讯,促进与各国同业的观摩交流,并了解各地投资环境,寻觅商机。

  革新保险计划

  本会的联保部成立50多年,为会员提供联保服务,对行业作出了很大贡献,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市面上有不少更适合会员需要的保险产品;另一方面,参加联保单位的减少,商会和会员要承担的风险和压力却大了很多。有见及此,商会自2006年起,联保由以往会员分摊的制度改为商会与保险公司合作,为会员提供更全面的保障的雇员保险(俗称劳工保险)计划。新计划推出三年多以来,得到联保会员继续支持。

  紧密联系本地及海内外同业,交流资讯及经验

  本会致力与香港、内地不同省份和海外的同业保持紧密联系,透过筹办和出席不同研讨座谈活动,促进沟通交流,互通信息,分享经验心得。

  接受传媒访问,反映行业实况

  本会理监事借接受香港及各地传媒采访的机会,向外间透露行业实况,反映业界意见,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回响,甚至澄清外间对印刷业的误解。